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徽剧的历史介绍与发展现状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简要描述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黄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

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徽剧是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是新安文化灿烂篇章的重要一页。

历史

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池州成为中国东南商业、文化的中心之一,当时著名的戏曲声腔如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嘉靖、万历年间,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亦称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这些声腔兴起后,很快风靡各地,如徽州腔和青阳腔被称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流入安徽,受当地诸腔影响,逐渐衍变,形成了徽调主要唱腔之一的拨子。拨子高亢激越,常和当地委婉柔和的吹腔在同一个剧目中配合使用,习称“吹拨”。由于它产生和流行在枞阳、石牌(今怀宁)、安庆一带,先后被称为枞阳腔、石牌调或安庆梆子。吹腔脱胎于由弋阳腔和昆山腔衍变而成的四平腔,五声音阶,属南曲系统。早期的吹腔(昆弋腔)为曲牌体,后受滚调的影响,逐渐形成七字句或十字句,有正板、叠板、散板、哭板、顿脚板等一套板式的唱腔。拨子为五声音阶,有时亦出现“变宫(si)”,但无‘变徽(fa)“。

唱时以枣木梆击节。拨子名称的来源,一说因初用”虎拨思“(近似琵琶一类的弹拨乐器)伴奏,故称拨子;另一说当地土语的"梆"、"拨"难分,拨子即梆子。它最初习称"二凡"(因源出□西秦腔二犯□,"凡"、"犯"同音),只有散板形式的上下对偶句曲调(紧奏慢唱),流入安庆、桐城、石牌一带后,受青阳腔等声腔的影响,发展了导板、十八板(回龙)、原板、流水、叠板、散板等各种板式,演变成拨子。二凡与拨子均擅长表现激越之情,在老徽戏剧本中,二凡和拨子可以通用。另外,拨子和吹腔可以结合使用,往往在一本戏中,唱腔采用吹腔与拨子两种腔调,抒情时唱吹腔,激昂处唱拨子;文戏部分唱吹腔,武戏部分唱拨子。这种互取其长的配合运用,渐渐发展、融合、衍变,于是产生了二簧腔。

二簧腔的形成,并不是一种腔调的蜕变,而是有主次的几种声腔的融合演化。初时,吹腔中出现了一种低调吹腔,用昆笛伴奏,因其四平、昆腔风味较浓,称之为"四昆腔"、"昆平腔",亦有人称之为"咙咚调"(浙江徽班称"龙宫",疑系"咙咚"之讹)。这种腔调后受拨子影响,并改用唢呐伴奏,形成了"唢呐二簧"(又称老二簧)。"唢呐二簧"的曲调结构和板式变化,都还比较简单。之后,又吸收了拨子的一套板式结构,并加以演化,才形成板式变化比较完整的二簧。二簧改用胡琴伴奏,唱腔更加流畅柔和。后又变出了反二簧。另外还有一种"二簧平"(即二簧平板),由吹腔直接演变而成,浙江徽班称之为"小二簧",后变为京剧的"四平调"。因此二簧腔先后形成了四类腔调,即二簧平(小二簧)、老二簧、二簧、反二簧。

清代中叶,二簧腔就已盛行,于皖南、鄂东、赣东北相邻地区,由于戏班和艺人交流频繁,出现了二簧、西皮合流的情况。当时,齐集扬州的各地乱弹戏班,以"安庆色艺最优"(《扬州画舫录》)。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庆徽班进入北京,自此逐步兴盛起来,到嘉庆、道光年间,汉调艺人也进京搭入徽班演戏,徽汉合流,集众所长,发展成以唱西皮、二簧为主的京剧。此外,徽班的影响遍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山东、山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国有40多个戏曲剧种与它有渊源关系。

徽剧虽曾盛行一时,但到清代末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京剧兴起后,艺人纷纷改学新腔(京剧),从而京剧风行,徽剧却日益衰落,至20世纪40年代,已濒于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新建立了安徽省徽剧团,吸收徽剧老艺人,积极进行培养年轻演员和挖掘整理剧目的工作。60年代初,徽剧再度进入北京,演出《水淹七军》、《淤泥河》等剧,获得好评。

艺术特色

徽剧传统剧目非常丰富,其中徽昆剧目以武戏为主,有《七擒孟获》、《八阵图》、《八达岭》、《英雄义》、《倒铜旗》、《白鹿血》等;昆弋腔剧目有《昭君出塞》、《贵妃醉酒》、《芦花絮》等;吹腔、拨子剧目有《千里驹》、《双合印》、《巧姻缘》、《凤凰山》、《淤泥河》等;西皮戏,多与汉剧类同;皮簧剧目有《龙虎斗》、《反昭关》、《宇宙锋》、《月(肉)龙头》、《花田错》、《春秋配》等;花腔小戏有《骂鸡》、《李大打更》、《探亲相骂》等。1957年后,安徽省徽剧团也整理演出了部分青阳腔和四平腔的剧目如《出猎回猎》、《磨房会》和《借靴》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徽剧剧目有:《齐王点马》、《百花赠剑》、《七擒孟获》、《八阵图》、《水淹七军》、《淤泥河》、《打百弹》、《拿虎》等。

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类。徽昆的唱腔曲牌较苏昆粗犷强烈,以演武戏为主,多用大小唢呐伴奏,配以大锣大鼓,气势宏伟。吹腔以笛和小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有曲牌、板式变化加曲牌体、板式变化体等三类唱腔结构体制。拨子以枣木梆击节,初用弹拨乐器伴奏,与吹腔结合后改用唢呐,笛和徽胡。二簧除老二簧用唢呐伴奏外,其他都以徽胡为主,分男女宫,有导板、原板、回龙、哭板、散板、流水等板式。西皮也以徽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有文、武导板、散板、摇板、二六(亦称慢垛子)、流水(亦称紧垛子)、原板、叠板、哭板等板式,分男女宫,有西皮、反西皮两类。花腔小调多为民间俗曲俚歌,也包括□□腔,生活气息较浓,已记录下来的有70多首曲调。伴奏乐器多以徽胡、笛、唢呐为主。徽胡又称科胡,木杆、丝弦,琴筒内直径为二指,用短弓弓法,配以揉、滑等指法,有独特风味。另有一种乐器,称为"先锋"(亦叫"挑子"、"虾须"),喇叭形,长五尺,铜制,分三截,可伸缩,用于出将、法场、出鬼怪。打击乐器有单皮鼓、牙板、大堂鼓、云鼓、徽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等。

脚色分行早期为: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 9行。浙江徽班分老生、老外、付末、小生、正旦、花旦、作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丑)、四花脸、杂(扮演龙套、老虎、狗,兼管三箱即道具箱)共15行。

徽剧在表演上具有动作粗犷、气势豪壮的特点,由于继承了安徽旌阳(今旌德)一带目连戏艺人的技艺,徽戏表演一直擅长武戏,有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滚灯、变脸等许多特技,并吸收民间武术如"红拳"等成为武打中具有特色的招式。

现状

徽剧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它不仅孕育了京剧,而且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都同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同时,徽剧还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徽州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值得深入研究。但目前徽剧面临着"断种"的危险,演员老化,传承乏人,经费紧张,从业人员越来越少,现在必须加紧从保护老艺人入手,进行徽剧的抢救、挖掘、整理工作,否则将会错失良机,造成巨大的遗憾。

四大徽班概况

“徽”指的是徽调或徽戏,“徽班”是指演徽调的戏班。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徽调在南方非常受欢迎,有许多著名的徽班。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当时被称为“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在表演上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当时有这样的赞誉:三庆班的轴子、四喜班的曲子、春台班的孩子、和春班的把子。“轴子”(读“咒”),意思是说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曲子”是指昆曲,意思是说四喜班擅长演昆腔的剧目。“孩子”指的是童伶,意思是说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生气勃勃。“把子”是指武戏,意思是说和春班的武戏火爆,最受欢迎。这是四大徽班的概况。

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剧坛4个戏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乾隆帝弘历祝寿,从扬州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

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戏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6个戏班逐渐合并为四大徽班。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簧、昆曲、梆子、啰啰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

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末,四大徽班已相继散落。

明末,安徽青阳,徽州声腔已趋流行,同时安徽优伶技艺已显头角.清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年),高宗八旬万寿盛典,三庆徽班率先入京祝厘,自此继来徽班又有四喜,和春,春台等班,合称「四大徽班」。

乾隆时,戏曲已分雅,花两部.雅部即指昆腔;花部又名乱弹,泛指昆腔外之一切地方声腔.徽班则特有其地力之「二黄调」,但仅是以二黄调为基本声腔,再融合流行之京,秦两腔,萃集其他剧种所长.是以嘉庆年间,徽班不但擅演花部诸戏,昆腔也是常演戏目,演员亦不仅安徽人,徽班只是为安徽人所主宰之剧团而已.这种兼容并蓄的作法,因而博得观众的欢迎,不但徽班声誉日隆,二黄调也因之身价日增。

道光年间,四大徽班已领先各类剧团,而四大徽班又各有特色:四喜以昆腔见长;三庆以连演新戏见长;和春以武戏见长;春台以童伶见长.至咸丰时,三庆班老生程长庚以二黄调突出於伶界,与四喜班擅长西皮之老生张二奎,及春台班做工取胜之老生余三胜鼎足而三,皮黄君临天下之势已成.同治,光绪年间,各班生,旦,净,丑偕济济多士,皮黄调於此大成.故京剧之兴,与四大徽班之起,息息相关。

一般认为我国京剧的产生是源于所谓"四大徽班"的进京,指的是为了庆贺乾隆皇帝80大寿有关方面将"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这四个原来在南方演唱"徽调"的班社调进北京,才使后来发展成为京剧。实际上这"四大徽班"并不是同时进京的,最早进京的是"三庆",后来是"四喜"等。当时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都是同属"皮黄腔"类的地方戏曲,而且两种戏曲的艺人还可能同在一个班社中。如曾对早期京剧形成作出很大贡献的著名演员余三胜原来就是工汉调的。当然,这些班社的进京确实有助于"徽、汉"两调在京的合流,最终至清道光年间真正形成为"京剧"。而这四个班社,后来实际上也就成为早期京剧的重要班社。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