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泗州戏的发展历史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泗州戏,旧时称拉魂腔,源于苏北,一说出自山东。晚清时,该戏由贫苦艺人“跑坡”传入淮北地区。后借鉴当地民间小调和戏曲,逐步形成拉魂腔的南路流派。民国19年(1930年)前后,在东郊长淮卫和市区,有徐步俊、魏月华等拉魂腔艺人与卫调花鼓戏合班同台演出。此时,蚌埠已成商埠,拉魂腔艺人前来卖艺谋生者络绎不绝。他们有的组成班社,在游艺场土台子上登台演出;有的三三两两走街串巷或到市郊集镇农村“唱门子”或“坐唱板凳头”。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蚌埠解放前夕。组成班社的,以魏月华班子、兰英班子、李桂芝班子、杨桂荣班子、霍桂霞班子、宝莲班子等较为著名;“唱门子”、“坐唱板凳头”的形同乞讨,大都是一些逃荒的农民和流散艺人,演出艺人虽倍受统治阶级和地痞流氓的歧视压迫,但演出的节目却为蚌埠城乡民众喜闻乐见。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扶持和发展泗州戏,将著名演员李宝琴、霍桂霞等人所在的戏班子登记固定下来,加强领导。1952年,成立私营公助的淮光泗州戏剧团,受市文化馆领导,并被安徽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列为重点辅导剧团。组团后,成功地移植排演了现代戏《小女婿》,在宣传《婚姻法》中引起强烈反响。嗣后,该戏被调往合肥、上海展览演出,以其富有淮上生活气息的表演艺术赢得广泛重视,泗州戏艺术也从此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56年,淮光泗州戏剧团被批准为国营单位,改称市泗州戏剧团。50年代,该团曾先后三次到华东地区巡回演出,又三次赴京参加戏曲会演、调演。在京期间,曾到怀仁堂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另外,曾两次参加国务院和省组织的慰问团,到福建等地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起,市区和市郊一些单位也分别成立业余泗州戏剧团,最多时达30多个。1957年后,市泗州戏艺术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被誉为安徽省四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一)泗州戏演出
30年代,来蚌埠“唱门子”或“坐唱板凳头”的拉魂腔艺人或穷苦农民,多系夫妻或父女,一人抱着柳叶琴(土琵琶),一人敲打云板或木梆,只清唱“篇子”,不化妆。“篇子”中长的为曲艺段子,短的称“八句子”或“十二句羊子”。“跑坡”唱班社的,一般以家族或家庭成员为主,7~8人组成。演出时人手不够,还可两个班子合并或吸收流散艺人,称为“碰班”。班社常到市郊秦集、长淮卫、小蚌埠等处赶集、奔庙会,有的就地利用堤坡、高台演出。他们多演出传统戏或移植、自编的剧目,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乡土气息甚浓。到解放前夕,泗州戏逐渐发展形成具有淮北地方特色的剧种。
1952年,蚌埠成立淮光泗州戏剧团,为配合《婚姻法》宣传,从评剧移植《小女婿》,公演后连续客满60余场,并赴省和华东区参加展览演出,引起广泛重视。1954年,剧团参加省调演和华东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剧目为《结婚之前》、《拾棉花》、《拦马》。在参加华东观摩会演中,3个剧目均获奖,其中,霍桂霞、李宝琴获表演一等奖,袁玉清、霍从德分获二、三等奖,创作的剧本和舞美、乐师也分别获奖。3月,剧团曾参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第四总团皖北分团,对怀远、寿县、颍上、阜南、界首、亳县等地驻军进行慰问演出。同年12月,染织厂组团参加省会演,演出《拾棉花》,获演出奖。1955年12月,市文化馆组团参加省会演,演出《压花场》,获演出奖。
1956年至1958年,市泗州戏剧团分别参加了省第一届和第二届戏剧会演,并组成安徽省地方戏演出团泗州戏分团赴京汇报演出,分别演出《乱头火柴》、《井台会》、《三寒桥》、《打干棒》、《拾棉花》、《河网颂》、《两面红旗》、《藏锤记》等剧目。
1959年3~4月,市泗州戏剧院以《两面红旗》剧目奉调到上海,招待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的八届七中全会部分代表,贺龙、彭德怀元帅观看了演出。该剧还赴京招待国际友人,并参加天安门前“五一”联欢晚会演出。另又演出《走娘家》剧目,招待首都各界人士。
1960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市泗州戏剧团多次参加慰问团,对安徽省滁县驻军和福建前线驻军进行慰问演出。另外,编排出《播种记》、《李双双》等剧目,参加省现代戏创作会演和调演。此期长青、长淮公社的业余剧团,分别以《传枪》、《淮上风光》、《一捧玉米》等剧目,参加市会演和×会演,并分别获奖。“文化大革命”期间,专业剧团被撤销,业余剧团也很少演出。
1976年,泗州戏演出活动逐步恢复,长淮公社业余泗州戏代表队以《一份合同》参加省会演,获演出奖。1977年,吴郢、长淮、秦集公社业余剧团在市会演中,分别演出《小包公》、《小花》、《一担肥》等剧目,均获奖。1982年,淮光公社业余泗州戏代表队以《喜双会》剧目,参加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奖。1984年,市泗州戏剧团以《她就是妈妈》一剧,赴省参加首届儿童剧调演,获演出一等奖。进入80年代,电视普及,通俗歌曲和舞会兴起,迫使泗州戏演出活动较50年代大为减少。1985年,市泗州戏剧团开始以承包方式,组队到周围县区农村演出,仍很受欢迎。
(二)泗州戏剧目
创作剧目 1953年,由金全才创作的大型现代戏《结婚之前》,是该戏演出的第一个创作剧目。其后,演出或出版发表的创作(包括改编)剧目不断增多。1956年,戴原陶创作的《乱头火柴》,方翔龙改编的《井台会》,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1958年,高介忠、黄敬坤、完艺舟创作出《两面红旗》,完艺舟、李长乐创作出《河网颂》,陈金凤、完艺舟创作出《藏锤记》。1963年,蒋向红相继改编和编写出《李双双》、《牧羊曲》、《捉鬼记》、《李慧娘》、《挡磨》、《吵年》等剧目,其中《挡磨》、《吵年》在《民间文学》上发表。1964年,张奇、李长乐创作的《播种记》,刘明龙改编的《认羊》,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李琳创作出《她就是妈妈》。1985年,李琳、葛广效共同创作出《新娘和老娘》。建国后,专业、业余泗州戏的创作剧目还有《暖心瓶》、《雪中送炭》、《卧薪尝胆》、《找铜记》、《追车》、《送粮路上》、《小两口赶集》和《一份合同》、《喜双会》等。
传统剧目 1954年起,完艺舟根据李如道、魏玉林等人的口述,曾整理出《拾棉花》、《打干棒》、《赶会》、《拙大嫂》、《夜祭》、《三寒桥》等剧目。同年,为迎接华东第一届戏曲演出观摩大会,朱秋恨根据霍从德口述,整理出《拦马》一剧。1957年,以完艺舟、刘明龙、宁宗宪等人为主,组成泗州戏剧目挖掘整理小组,邀请魏玉林、徐步俊、王广元、邵开林、吴学勤、王廷贵、曾继荣、魏月华、李桂花、李桂芝等老艺人分别口述,再组织记录和校订,先后用三年时间编辑成《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泗州戏卷》,共11册,计60多出戏,约300万字,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完艺舟、嵇培武共同合作,根据李如道的口述,又整理改编出《杨八姐救兄》一剧。
移植剧目 1952年,由市文教局余力、文化馆程文隽从同名评剧移植成功《小女婿》,是第一出经过导演艺术加工的新戏。之后,移植剧目逐渐增多,主要现代戏有《哑姑娘》、《牛郎织女笑开颜》、《焦裕禄》、《宝山相亲》、《半篮花生》、《山村花正红》、《刘胡兰》、《夺印》、《龙江颂》、《八个蛋一斤》、《木匠迎亲》、《小店春早》、《划线》、《两块花布》、《卖粮路上》、《三亲家》、《送猪记》、《挑女婿》、《红管家》、《三家福》、《两块六》、《一块银元》、《传枪》、《扔界石》、《补皮鞋》、《一只鞋》、《小保管上任》、《一棵树苗》、《试刀面》等,主要古装戏有《屈原》、《望江亭》、《包公误》、《卷席筒》、《双玉蝉》、《十五贯》、《女审》、《拾玉镯》、《拉郎配》、《李慧娘》、《陈三五娘》、《皮匠与皇姑》、《杨乃武与小白菜》、《小姑贤》、《借罗衣》、《李十娘》、《断臂姻缘》、《卖甜瓜》、《小二姐做梦》、《鸳鸯谱》、《铸剑》等。
(三)泗州戏表演艺术
导演 旧时,拉魂腔排戏,多由领班人说戏,或由老艺人总讲剧情,规定唱的内容,至多对戏走排一下即上演。1952年,张力执导《小女婿》一剧,是该剧种建立导演制度的开端。导演既帮助演员创作角色,也对音乐唱腔设计、灯光布景、服装道具等方面拟定计划,从而提高了演戏质量。1958年,剧团演出《两面红旗》一剧,导演席绪伦运用传统程式,吸收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使这出仅有两个人物的小戏载歌载舞,满台生辉,取得良好的剧场效果。之后,对其他上演的各剧,也都有专人执导,其中有蒋炳廉、李枝平等人。
表演 泗州戏表演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明快、刚健、质朴、粗犷的风格。“压花场”是它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由男女演员(小生、小旦)两人边唱边舞。其舞蹈身段和步法,主要有剪子股、门外窝、蛇蜕皮、百马大战、浪子踢球、燕子拔泥、白鹤亮翅、鸭子和泥、凤凰双展翅(或单展翅)、苏秦背剑、怀中抱月等,是艺人的基本功,可灵活运用于各剧目。泗州戏表演除受淮北人习俗风尚、生活和性格的影响外,也吸收流传到这个地区的京剧、梆剧、越剧等剧种唱、做、念、打的艺术精华。泗州戏早期的行当,大致可分为大生(含须生、红生、老生)、小生、二头(三脚梁子、青衣)、老头(老旦)、小头(花旦)、跟娘旦(娃娃旦)、祸婆子(彩旦、丑旦)、毛腿子(净行二花)、奸白脸、丑(老丑、小丑、文丑、武丑)等。建国后,大量现代戏排演着重于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受行当划分的限制。
唱腔 泗州戏是在民间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高腔范围,没有固定板式和成套唱腔。男女同腔、同调,但女腔比较自由,有时在一段唱腔中能出现多次转调。泗州戏唱腔活泼,曲调规格也灵活,一般只是根据男女声腔速度,产生不同的板眼,大致分为慢板(“幽板”、“澄清板”)、二行板(“流水板”,分慢、紧两种)、紧板、五字紧板、数板等。演员演唱,也不受音乐伴奏的束缚和影响,可依据自身修养,创出优美动人的旋律。其唱腔种类,主要有起板、哭调、含腔、柔腔、射腔、平腔 、败腔、立腔、调板、连板起(又名“连毛起”)、一哟调、雷对调、老公调、进花园调、赶脚调、四六七调、冒调花腔等。泗州戏伴奏活泼,可长可短,演员只要掌握着板即可起腔。同时因女声唱腔变化丰富,初有曲谱难固定的缺陷,后逐步定腔、定谱,既保留原有的优美唱腔,又发展和创作了新的唱腔。
乐器 30年代,泗州戏班社一般只有一付梆子和一个用泡桐制成的两根弦的土琵琶(柳琴)。建国后,剧团建立了专门乐队,增加有高胡、笛子、笙、唢呐等。1958年,泗州剧院吸收一部分安徽艺术学校的学生和一部分有文化的乐队队员,增加了中胡、二胡、扬琴、大提琴等乐器,演出效果越来越好。
服装、化妆、道具 旧时,来蚌演出拉魂腔的男演员,演角色时大都戴礼帽或瓜皮帽,穿大褂,化妆只是擦点粉、抹点红;女演员头顶包头,身穿丝光蓝便褂,腰系裙子。后来,花旦头上扎彩球,走压花场舞步时手摇纸扇、手帕,脸上粉妆,抹胭脂、点口红,类似花鼓灯舞中的“兰花”一角;一般配角如店家等,腰扎短裙,头带老头帽;丑角一般将老头帽翻戴,脸上饰以粉团,不分脸谱。再稍后, 部分戏班子添置有大件戏装,小角色仍是平时服装;主要角色开始在衣着及化妆方面较前认真,初步形成简单的脸谱。道具有了刀枪棍棒。建国后,淮光泗州戏剧团成立,开始讲究服装、道具,舞台面貌焕然一新。1956年后,国家拨款为剧团添置了齐全的服装,着装、化妆多参照京剧、豫剧的模式,道具也逐步具备真实感。 舞台美术 解放前,不少泗州戏艺人过着“跑坡”的流浪生涯,多在土台子上演出,基本没有舞台美术。建国后,剧团配备舞美班子,设计、绘景、灯光、化妆等,都尽量追求真实感。随着灯具和灯光技术的使用,舞台上逐步添置天幕景。进入80年代,注意到情绪光、气氛光的运用,布景设计力求做到图案化、寓意化。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梅街:“傩”就一个字
- 下一篇:凤阳花鼓戏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