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岳西高腔的特色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安徽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大省,自古以来不仅文人雅士辈出,艺苑画坛流派纷呈,而且许多地区都有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将传统文艺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推陈出新地繁荣安徽地域文化,既是文艺服务广大群众的要求,也是文艺发展的具体途径。特别是我 们的徽文化遗产,是个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不论是在文学、美术还是戏剧方面,作家和文艺工作者挖掘和利用徽文化资源,创作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打造安徽文艺的地方特色,继承和弘扬徽文化及其他地域文化遗产,在着力塑造安徽文艺特色品牌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文化部近日向社会公示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曾被誉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活化石”的岳西高腔,就名列其中。

岳西高腔是明代中叶风靡全国的青阳腔遗脉。高腔是戏曲一个声腔系统的总称,除岳西高腔外,还有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而这些高腔与岳西高腔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安徽籍著名作曲家于光远说:岳西高腔延续了青阳腔的演唱形式,即“围鼓坐唱”,唱腔的基本结构是腔、滚结合。岳西高腔是单一声腔剧种,独居山林几百年,始终沿袭传统演唱风格,保持古风古韵。岳西高腔最主要的表演形式是“打、帮唱”。在岳西高腔中,从不采用管弦类伴奏,只有打击乐器、帮唱等。从音乐方面,高腔唱词清雅,声调高昂、人声帮和,表演起来一唱众和,真是委婉抒情、古朴悠扬。岳西高腔演出形式独特,其角色行当体制基本沿用青阳腔规制,分正生、正旦、小生、小旦(另有贴旦)净、丑、末、外、夫、杂等十行角色,它的舞台表演艺术一种是较为正规的戏曲表演;另一类表演艺术是与民间歌舞融为一处。

岳西高腔与其他剧种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台上之戏”、“书中之曲”,而且是与岳西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是群众的“生活之曲”,“身边之戏”。岳西高腔的剧目据史料研究是来自宋元南戏及明代传奇,原剧曲词调均为长短句式曲牌,如[驻云飞]、[红纳袄]、[混江龙]等,每出戏由若干支曲牌连缀构成“一套牌子”(简称“联曲体”),且套有定曲,曲有定字,字有定声,规模甚严,其曲文典雅,言简意深。而青阳腔在万历年间走红,就是在传奇曲上进行的变革,早期在曲牌中增加“滚白”、“滚唱”,在移植改编传奇剧目中,逐渐突破曲牌体制,只要剧情需要,任意加进,不拘格式、结构,不拘韵律、字数、韵文、散白,并统统“改调歌之”融为一炉,形成一种新的文学体制——“滚调”,甚至发展成为数十句、百句一气呵成的“畅滚”。其作用是使观众更能了解剧情和有助于刻画剧中人物性格,使曲词更通俗易懂、丰满细腻,是增强抒发表达人物情感、渲染剧情的艺术手段,同时也给音乐上带来了旋律变化。岳西高腔已经是一种高腔文化,民俗文化。2002年,岳西县民间“文艺展演”,高腔折子戏“过府”,首先以舞台演出形式闪亮登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