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舞蹈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安徽历史上疆域归属不稳定,人口成分复杂,形成了安徽民族民间舞蹈在品种和风格上呈现为多元性的格局。
纵观安徽舞蹈发展脉络,西周以前居住在淮河中下游的“淮夷”和江、沱、汝、汉之间的南方诸国,乐舞艺术丰富,风格豪放粗犷。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安徽长期处于分裂战乱之中,人民大量流亡,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濒临绝迹,而贵族、富豪和知识分子中的舞蹈活动却很活跃。同时由于大规模的江浙一带和北方人口迁入安徽,淮北人民迁往皖南,出现多种风格舞蹈流入的现象。唐代以后,节令习俗、迎神、庙会、×、祭祀活动都掺入各种形式的民间舞蹈,形成规范,流传至今。
安徽民间舞蹈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不同风格,即所谓“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注重技巧。代表性舞蹈有《花鼓灯》、《火老虎》、《大鼓镲》等;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节奏跳跃,载歌载舞,代表性舞蹈有《鸽鸫理窝》、《十把小扇》、《十二月梳》等;安庆及长江两岸舞蹈风格秀丽文静,代表性舞蹈有《十二条手巾》、《十二月花神》、《抛球舞》等;江南地区舞蹈风格古老刚健、节奏深沉缓慢,代表性舞蹈有《傩舞》、《游太阳》、《得胜鼓》等;皖东南地区舞蹈风格柔美,表现情感细腻,代表性舞蹈有《双条鼓》、《秧歌灯》、《打对子》等。
据统计,安徽省民族民间舞蹈共有650余个,独具特色的约有100余个。代表性的安徽民间舞蹈有花鼓灯、傩舞、巫舞、龙舞、狮舞等。花鼓灯在全省流行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在汉民族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花鼓灯舞蹈热烈奔放、粗犷诙谐,包括舞、歌、锣鼓演奏和有简单情节的小戏等部分,每个部分均可单独表演。舞蹈是花鼓灯主要构成部分,分大场、小场、盘鼓。花鼓灯的动作多源于生活,如“簸簸箕”、“端针匾”、“双扯线”等,有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提炼和升华,如“风摆柳”、“风吹荷花”、“燕子试水”等。建国后,花鼓灯艺术得到长足发展,专业舞蹈工作者与花鼓灯艺人共同创作了大量广受欢迎的花鼓灯节目,代表性作品有《花鼓灯》、《刘海戏金蟾》、《玩灯人的婚礼》、《摸花轿》、《江南春早》、《欢腾的鼓乡》等。北京舞蹈学院、安徽省艺术学校都将花鼓灯列入民间舞专业的教材。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安徽曲艺
- 下一篇:安徽山水—李白送汪伦之地泾县桃花潭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