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济,故事里的风景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现在转载“凯悦”老板送我的泾县景点书中的一段关于查济的故事,如果你感兴趣就读读看,文章不算短。可以了解一下查济的历史。(网上可看不到的哦!)
要了解查济,仅仅去一次是不够的,这不是说它的神秘让人琢磨不透,而是说它像一本厚厚的大书,值得你仔细研读,反复品味。
108座石桥,108座祠堂,108条老巷,108口老井,留给人们的故事数不胜数,最能代表查济风格的故事是和洪公祠有关的一段传说了。
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在慈禧太后时代。那时候,查姓出了个秀才,如今查济人还不愿说起这个老主县的名讳,我们只能称其为查秀才了。查秀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写得一手好文章,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是金榜提名,他却不愿意外出做官。人们都大惑不截,他却一笑了之,说自己读书并非为了升官发财,之所以连连应试,是因为要让那些昏庸的宗师们看看自己的才学。官府显然容不得这么一为放荡不羁的怪才,以“戏弄科举”的罪名将查秀才关进了大牢。也是他福大命大,这件事情不知怎么让皇上知道了。皇上让人调来这个“江南怪才”历次参加科考的试卷亲自过目,看了他的文章大加赞赏,传下口谕,将他召进宫中,专门陪伴皇上身边吟诗唱和文章。这回,查秀才不能拒绝了。从此,他走出了查济,走进了皇宫,皇上赐了他一个“文状元”。转眼三年过去,渐渐地,皇上发现查状元经常闷闷不乐。原来,文人都有一副似水柔肠,离开了故乡的好山好水,即便是文状元,也不免感到文思枯竭。皇上知道后,吩咐在他的老家查济建造一座豪华的宅院,并且亲笔题名为:养文堂。从此,每当阳春三月,查状元都要回来。
当地官员得到消息,纷纷带着礼物前来拜见,无非是想和这位皇上身边的红人套近乎,日后也好有个升迁的机会,想来这也是官场上的人之常情。文状元却很不开心,于是,他吩咐族人在查济村口造一座亭子,取名下马亭。里面放着文状元朝靴一双,留下话说,从今往后凡是前来送礼的大小官员,一律在此下马,见了那双朝靴,也就是见到了状元本人,鞠躬叩首之后,带着礼物,从哪来的回哪去。
查状元这个举动,无疑将当地的官人全都得罪了,大伙就想着怎么样来报复他。有年冬天,查济村来了个阴阳先生,一派仙风道骨。。查姓族长请他看一看村子的风水。那个先生将查济的山水村宅细看了一遍,说:“查济的风水真的很好,这个村子要出大人物,而且还不止一个,不过眼下正有一劫。”族长大吃一惊,忙问详情。先生指着前面的山梁说:“凤形山上有十八座山峰,形似使八条饿狗,正要闯进村子,恶狗进村,必有大患。族长吓坏了,赶忙询问有没有解救的办法。先生故意卖了个关子,得了一锭银子后,这才向族长支招:在养文堂的门槛下面埋上一口大瓷缸,要景德镇出产的那种带有双喜字的大缸。,这样,每天开门关门,声音洪亮,饿狗就不敢进村了,有了吃的也不会伤到村里的人。族长不知道是计,如法炮制,殊不知108个茅坑一挖,正好切断了查济村的龙脉。地方官员们又联名向慈禧太后告状,说查状元吩咐族人将带有喜字的瓷缸埋在门槛下面,隐喻“活埋慈禧”,让人践踏。这一状告得实在够狠,老佛爷下令将查状元诛灭九族。
还是皇上动了恻隐之心,实在不人心让一个文高八斗的才子和他的家族死于非命,暗中做了些手脚,查状元和查济村才免于一场灾难,不过从此也元气大伤。不愿意当官偏偏当官,当了官又不愿意同流合污,不按照常理出牌,这便是查状元的悲剧所在。从此,他深居简出,呆在养文堂里写文章。查济的人引了一条溪水进村,在那108个茅坑上面造了108座石桥,每一座石桥都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种玉桥,红楼桥、凤凰桥......
后来,那座当年御赐的养文堂便成了查姓的一座祠堂,也就是今天的洪公祠。据说,十多年前,村里有人要把这座祠堂卖给一个生意人,价钱都谈好了,几个有识之士极力劝阻,才保住了这做祠堂,也从此开始了村民自发保护查济古民剧的艰难里程,不知道是不是当年那个查状元在天有灵呢?
(后记:10月1日19:00终于到达查济,住在钟绣客栈。老板娘姓查,丈夫是江北人。听查老板80年代为了建乡政府办公室,拆掉了23座祠堂,现在乡政府没了,历史也没了。 据查老板讲第一个走进查济的游客是个叫汤国的上海人,误打误撞的来到查济,被这原始的民俗和民居所吸引,决定在这买所房子搞对外旅游,时间大概是90年代初。我不知道上文提到的那个想买查状元祠堂的生意人是不是指的就是他,从时间上看差不多。听说这个人还是在查济村买了所老房子,并且只接待外国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徽州山水妩媚不及徽州女人
- 下一篇:徽州古桥故事多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