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崛起,遍及全球天下无徽不成镇(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中国有句话,叫做“无徽不成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小村落变成小市镇了。这个以“徽骆驼”自嘲的大商帮曾创造了“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无徽不成商”的商业神话,叱咤中国经济舞台300余年。
他们的发迹和中兴、他们的奋斗屐痕,还有那片曾孕育了红顶商人胡雪岩、国学巨匠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等一代巨贾、名儒的徽州大地,无不激发着我们强烈的好奇。他们曾经富可敌国。据考证,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徽商的资本总量就已有3000万两白银,到了清中叶,更是达到8000万两,令人瞠目结舌,几乎等同于那时天子乾隆皇帝的“年收入”。而创造这些神话的徽商是我们无法忘却的财富英雄。
徽州境内多山,沟壑纵横,耕地极少,旧时一年打下来的粮食,也就够一家人吃二、三个月。为求生存,只好背井离乡,外出经商,这也正是“徽商遍天下”的原因。徽州的男人生活的压力非常大,行走在古徽州的大街小享,所到之处,无论建筑还是文化,甚至是历史,皆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关于生存的渴望。这种渴望如巨石般,千百年来,一直压在徽州男人的肩上,不曾减轻。
在徽州,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所以那时的徽州男子小小年纪就要出去做童工,或是做学徒,直到经营有成才可荣归故里。如果有哪家的孩子受不了打工的辛劳和思乡的苦,半路跑了回来,不仅要被村人嘲笑为“茴香”(回乡)豆腐干,就连父母也认为这是有辱门庭的事,要将其赶出门去。
如此的压力与重负,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徽商,尤其是江浙一带,因为地缘关系,徽商特别的多。从东晋至晚清,徽商经营最成功的行业就是当铺和官盐,淮扬的巨商几乎全都是徽州人,在明代话本里,“徽州朝奉”已然成为了当铺掌柜的代名词,而明清两代的徽商更是垄断了整个官盐的贸易。正是因为这些徽商,才有了夹柳带桃的瘦西湖,才有了乾隆下江南时一夜成塔的传说,才有了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红顶商人(官商)。
在封建社会,人们的阶级等级也是相当森严的,市、农、工、商,商人始终处于社会的最下层。从屯溪往黄山一路走来,无论是田间的农舍,还是半山腰的民宅,清一色的白墙灰瓦,清一色的马头墙,这样的颜色与造型是徽州当地民居的一大特色,整洁朴素,却又非常实用。然而这么多的房子,却没有一户人家的大门朝南开。究其原因,是因为皇帝是坐北朝南的,所以官府的大门都是朝南八字大开,而商人一来没有社会地位,不能仿效;二来也是取忌惹官非之意。正应了那句俗语“商家大门不朝南,兵家大门不朝北(忌败北)”。
徽州是个×社会,早期生活的土著人是山越人。东汉末年以后,北方中原一带由于战乱频仍,人们纷纷渡江南迁。徽州由于地靠江南,处“万山丛中”,《徽州府志》上记其“形势”是:“东有大障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阨。”因此,如世外桃源,许多迁徙的中原名家士族在此获得避难安居之所。纵观徽州×的历史,有三次高潮,即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唐末的黄巢起义和两宋时期的“靖康南渡”,这其中尤以“黄巢之乱”为著,一次就迁居来近二十个姓族。他们迁到徽州以后,一方面带来了发达的中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技术,从而整合、改造了原徽州本土的丛林经济;另一方面,是带来了发达的中原文化,以教化乡里,礼授社会,“起学校、习礼容”,习俗由此渐变,“尚武之风显于梁陈,右文之习振于唐宋”。
自明朝嘉靖万历之后,徽商便逐步在所在经营的许多重要商业部门占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以至执其牛耳,造成“无徽不成镇”的气势和局面。由于长之以往人气旺盛,竟至在钱塘江畔徽人弃舟登岸处,人们称之为“徽州塘”,而歙县江村人在杭州聚居的里弄也被称作“小江村”,在杭州,徽州木商颇成气候,更有经营钱庄等的绩溪籍“红顶商人”胡雪岩、黟籍商人剪刀大王张小泉等辈名噪一时。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下一篇:徽商—红顶商人胡雪岩启示录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