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

清民国广州沙面建筑群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清—民国 广州 沙面建筑群

位于广州市白鹅潭畔。沙面租界的欧陆式建筑的群体。这里原是临江的一块沙洲,明清时曾在此设码头、建炮台,拱卫城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九年(1859年)英、法侵略军以“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雇工修筑河堤,填土筑基,1861年建成沙面岛,面积为0.22平方公里。

岛内以今沙面一街为界,西为英租界,占全岛五分之四;东为法租界,占五分之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岛内各项建筑设施已基本建成,主要有领事馆、兵营、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酒店、冰厂、发电厂和住宅,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公园和游泳池、码头、东桥、西桥等。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及海关外籍人员和传教士。

岛内建筑有西方风行的新古典式、折中主义式、新巴洛克式、拱券廊式、仿哥特式等形式的建筑群体,至今尚基本保存。岛内环境幽雅,规划有序,桥梁码头,设施完备,街道纵横,形成网络,绿树成荫,花草连片。今沙面大街2号、4号、6号楼(俗称红楼),红砖砌筑,高三层,东西两端有高耸的圆锥形塔,有法国特色的弧形阳台,具有浓郁的法国乡村塞堡风格。今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从总体构图、尖顶、尖券状门窗等特征来看,是典型的仿哥特式建筑。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岛内尚存不少,如今沙面大街54号之汇丰银行,高四层,折衷主义式建筑,立面具古典主义风格,以粗大石材砌筑底层,以古典柱式控制立面构图,南面和西面分别有进出门,二楼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今沙面大街48号之旗昌洋行,高三层,立面四周为简洁的连续拱券的券廊组合而成,维多利亚风格,为券廊式建筑的代表。

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