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人物春秋—无锡人窦士镛与中国第一部文学史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中国学者写的中国文学史专著始版于何年,其撰写者何人,这在学术界是争论已久的话题。有的认为1910年由武林谋新室公开排印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最早,共210页,作者系福建闵县人林传甲,当时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牘的教授。有的认为,1907年出版的黄摩西著《中国文学史》为开山之作,黄为苏州东吴大学教授。笔者在金陵读书、查书、访书期间,发现了一部《历朝文学史》,线装本,一册,鱼尾口并题书名,凡106页,公开出版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即公元1906年。要论中国文学史的第一部,当属《历朝文学史》;要论撰写中国文学史的鼻祖,当属无锡人氏窦士镛(警凡牘,时为东林书院教授。

《历朝文学史》的论述对象、篇章布局也很不同于当代的文学史专著。

作者窦警凡认为文学发展史就是文明发展史。按他的标准,只有中国文学足以写史。姑且不论其见解是否偏颇,但作者强调文学史是文明史的代表,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

既然文学史就是文明史,中国文明从何开始呢?作者窦警凡认为是从文字开始的,为此他的《历朝文学史》不从《诗经》起笔,而将许慎的《说文解字》当作第一章,题为《志文字原始第一》。《说文解字》以下,他论及了魏晋间的李登、吕静《声类》、《五音》、沈约《四声》、陆法言《切韵》以至司马光的《集韵》等。

《叙经》列于第二章。作者认为“文字以后,经学为最要”。依次论及了《易经》、《书经》、《诗经》、《周礼》、《礼记》等,这就是通称的十三经。每论一经,先叙作者,次叙成书经过,后叙笺注,诠释此经的代表性著作及其作者,条理清晰。最后总论说:“以上十三部尊之曰经,内以治身,外以经世天下,承学之士无人不谈,为千古文学之宗,不可以著述工拙论也。”第三章《叙史》。作者大谈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高论。此章论及《史记》、《汉书》以下列朝列代之史著,止于《明季北略》、《明季南略》等共23种史著。按惯例历史是后一代人撰写的,所以《清史》暂付阙如。

第四章《叙子》。此章论及诸子名家、兼及杂流。例如论及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纵横家、农家、杂家、艺术等。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将《红楼梦》、《镜花缘》、《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归类于杂家,“其功在一洗胸中之恶俗”,却把医书、占卜、命相书等归于艺术一类,煞是有趣。

最后一章《叙集》。诗文集出版历来面广量大,汗牛充栋。此章从《诗三百》、《楚辞》、《汉乐府》谈起,论及历代文学名家贾谊、曹氏父子、王右军、陶渊明、阮籍、嵇康、韩愈、柳宗元等,最后介绍集类的名品选集、全集。

窦警凡系东林书院教授,他撰的《历朝文学史》是有特色的。首先是论述丰富。3000年的文学史著作荦荦大者尽在此书中;其次结构庞然,布局合理,条分缕析,先列作者,次述成书经过,每章尾及工具书介绍;第三观点清晰,不乏创见。作者写作文学史时,无所依傍,创设之功,不容抹杀。

窦士镛(1844-1909)字晓湘,号警凡,清代无锡人。出身富庶之家,藏书颇丰,生前教书为业,腹笥富赡,有“大师”之称。家居北禅寺巷,少小读书聪敏,太平天国时代,避居乡区八士桥,又转住苏北居住。后广游山东、燕云、福建、广东等,读书交游,前后近10年。归乡后在东林书院任教,《历朝文学史》即是其授课革新之后撰写的授课讲义。《历朝文学史》出版后3年,作者过世,著作与作者湮没不彰。东林书院推出中国第一部文学史著作,嘉惠学林,这是可以大书特书之一笔。作者还有《皇朝掌故》3卷、《澹远轩文集》6卷、《绮云楼诗集》4卷等多种著作存世。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