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史海钩沉—历史上的无锡城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无锡自古有城,大大小小建过好几座。最早的,应是“泰伯城”。东汉赵晔著的《吴越春秋》说:“殷之末世衰,中国(指中原)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太(泰)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苏州)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这座城是泰伯在梅里(现梅村镇)建“勾吴”古国后筑的,现在已找不到遗址。泰伯的第25世吴王阖闾,在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又拓宽疆域,造了大、小两座城,大城在苏州,小城在太湖西边,现在的郊区胡埭和武进雪堰桥交界处留有城墙遗址。在遗址附近,出土过战国时的剑、镞、锛等文物,如今古代陶片到处可见。阖闾的儿子夫差是一位亡国之君,他迷恋女色,玩物丧志,在现在的东亭、后宅分别建有饲养家鸭、麋鹿的两座小城,名“鸭城”和“麋城”。

明代南京兵部主事秦夔写过一首诗:

闻说吴王养鸭时,年年来此拥西施。

豪华已尽江山变,落月秋风动蒺藜。

两座城早已不见踪迹,现东亭有鸭城桥,后宅的麋城桥原址现名大桥角。《一统志》就说:“麋城,去鸭城不远,今无所考。”

夫差亡国后,吴国疆土为越国并吞。时隔139年(即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又灭掉越国,无锡成了楚地。楚国封春申君黄歇管辖江东,他在无锡建了“黄城”。《无锡金匮县志》说:“黄城,在县西十二里开原乡。”据考证,它应在惠山一带,如今惠山的黄公涧留有“春申君饮马处”遗迹。唐代陆羽的《惠山寺记》载:望湖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烈王之时,封春申君黄歇于吴之古墟,即此也。”史籍记载,无锡还有斗城、范蠡城。《舆地记》说:“历山(现名舜果山)西北,有范蠡城。越伐吴,范蠡所筑也。”打仗时会在敌国筑城,似乎不可信。

在宋代,山军嶂山有老虎,扰得人心不安。《锡金识小录》载:“许舍山中多虎,童男女昼不出户。尤侍制叔保(吏部尚书尤袤的父亲)居之,使人拾楝树子数十斛,作大绳,以楝子置绳股中,埋于山之四围。不四五年,楝大成城,土人呼为‘楝城’。乃作四门,时其启闭,虎不敢入。”用楝树子培养成树而筑城,倒是个绝妙的办法。   城无大小,功能都是防御。在明代的嘉靖初年,翰林院庶学士华察(字子潜,号鸿山,即被《三笑姻缘》丑化的“华太师”),有一次回到老家荡口,看到社会很不安定,时常有盗贼干扰。他便在家乡筑了一座小城。据考证,这座城在荡口的西向。

无锡处于荆蛮之地,古籍中都称为“吴墟”,是一个较小的地方。战国后期,秦国统一天下,它划归会稽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无锡县。于是,出现了无锡的名称。最早见诸古籍的,是东汉时的《越绝书》,记有“无锡城”、“无锡湖”。

无锡既是汉初建县,其县城应建于汉代。《越绝书》说:无锡城“周二里十九步,高二丈七尺,门一楼四。其郭十一里百二十八步,墙高一丈七尺,门皆有屋。”可以想见,当时内城只有一个门,外城则有几个门,并且门上都有屋,所说的“墙高一丈七尺”,也是说的外城,即月城。

此城规模不大,只及解放时的一半。到南北朝时,“旧罗城周围四里三十七步,子城一百七十步。”(见《南徐记》)罗城是主城,子城是城外的牙城,又名月城。所说的“一百七十步”,看来当时也只建一个牙城,后来曾扩建为4个牙城。   到宋代,无锡城的子城有史以来为最大。那是在乾兴元年(1022),由县令李晋卿修建的。他将外城建了正门4座:东为熙春门,西为梁溪门,南为阳春门,北为莲蓉门;还有3座偏门:通南下塘的顾桥门,通南市桥西堍的新塘门,通南禅寺前的董家门。

元代元贞元年(1295)至明代洪武二年(1369),无锡从县改为州,城称“州城”。元明时流寓无锡的王仁辅在《无锡县志》中说:“今州城虽废,迹有可见,城有七门。”他说的是子城已废,有7个门。在元代末年的至正十五年(1355),修了旧城。隔两年,吴王张士诚据守苏州、常州一带时,又作了大修。《无锡金匮县志》载:“伪吴张士诚增广其制,以砖石,东抱弓河。周围九里,城高二丈,池(护城河)深二丈,阔七丈,池外有郭。旧三偏门筑城皆废,止存四正门,水门三。”明代朱元璋建国后,无锡城缮修了1620丈,“门皆有重屋”。弘治初年,无锡县令荣华又修缮了水门。

明代,无锡的经济蓬勃发展,人口也已增加到7万以上。经过几次修建,无锡城的总面积达到“周围一千七百八十三丈”,应是11里以上了。但后来逐渐荒芜,文徵明的长子文彭在嘉靖年间写了一首诗,记无锡城:

昔尝经此地,荒草蔽颓垣。

狂寇频年至,危城一旦完。

荒芜如此,城已不城,大概是建城以来1700多年中最严重的一次了。但是,倭寇确实是“频年至”,危城难守。嘉靖三十二年(1553)末,县令王其勤到任,面对现状,焦急万分。经全县民众出钱出力,于翌年的二月初九开始,大兴土木,花70天时间将城抢修完毕。无锡城焕然一新,周围18里,在东南西北重建4座城门,为靖海门、望湖门、试泉门、控江门,城上还建4座楼:对育楼、抚董楼、序成楼、企辰楼。城刚修好,倭寇打到了无锡,但被杀得屁滚尿流,后来老百姓在惠山和南门外为王其勤建了祠庙,现有“南水仙庙”遗址。

无锡城饱经风霜,屡废屡建。清代的康熙、雍正、道光、咸丰年间,也都作了几次修建。

城,毕竟是封闭型的建筑物,到了近现代社会,它除了景观价值,对经济发展成了障碍。因而,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二年在东北角破了个口子,名光复门;1928年又在西门辟新西城门。1931年、1938年、1947年、1948年,接连拆除了四城外的月城。解放后的1950年4月,市人民政府又发动7000多人全面拆城,至1951年2月竣工,并将城基铺成环形的解放路。从此,搬掉了障碍物,交通畅流。历经2000多年的古城已无影无踪,成了传说中的古迹。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