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吴地风物—立夏尝时新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总是觉得在苏州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什么季节就能吃到什么新鲜的物事。

还真是,你看赵筠的一首《吴门竹枝词》就这般写道:“山中鲜果海中鳞,落索瓜茄次第陈。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这一年四季的瓜果时鲜不断,也真让我们苏州人的口福比起其他城市的人来平白的就要多滋多味些。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士,对此,也就私下里觉得这时鲜是苏州人的福份,是上苍对我们的莫大佑护。

然一年四季中,尤以立夏后的时鲜瓜果为胜,这一点在清顾禄的《清嘉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蔬果鲜鱼诸品,应候迭出,市人担卖,四时不绝于市,而夏初尤盛,号为卖时新。”

时新乎?时鲜也!苏州人对于时鲜的偏爱单就是一个“尝”字就可以窥见出一斑来。我们的生活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副习以为常的生活画卷:拎着菜篮上街的妇女们上得菜市场,遇到时鲜瓜果上市便会眼睛一亮,在一番糯软、酥甜的苏白后,就会将一样样时令瓜果放进了菜篮子里。逢上熟人,她们也就会指着菜篮子说:“让伲个小囡尝尝鲜!”

苏州人吃时鲜,谓之的一个“尝”字,其实不只是反映出了一种亲情,大而广之,也可以从这个“尝”字品味出一种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对生活的眷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每年立夏过后,我就会忆起儿时的一件事,那是母亲的一个老姐妹,每年竹笋上市,她就会从她家阳山脚下的竹园里捡最大最白最嫩的送到我们家来。有时,因为来得早,我们还没起床,她便从我们家围墙上的狗洞里塞进来。等到她们老姐妹见面,母亲为她的客气而过意不去,我记得她总是这么说的:“你作啥这样,我是让你尝尝的!”

“三四月卖时鲜,率五日而更一品,如王瓜、茄、诸色豆、诸海鲜、枇杷、杨梅、迭出,后时者,价下二三倍。”王鏊在《姑苏志》里这般写道。想想也真是如此,你看这立夏日一过,时鲜的瓜果怎么不是三五日就有一新呢?餐桌上的蚕豆还未吃厌死臭,那鲜嫩无比的竹笋又上得市来了;黄澄澄的枇杷才吃了,那乌紫紫的杨梅也随之而来了……

对于如此众多的时令美味,在我自己想不出什么词来赞美之时,也就投机取巧一回再借用古人之咏吧!“苏州好,香笋出阳山。纤手剥来浑似玉,银刀劈处气如兰。鲜嫩砌瓷盘。苏州好,光福紫杨梅。色比火珠还径寸,味同甘露降瑶台。小嚼沁桃腮。苏州好,沙上枇杷黄。笼罩青丝堆蜜蜡,皮含紫核结丁香。甘液胜琼浆……”沈朝初在《忆江南》词里不胜枚举所歌咏着的,除此之外还有葑水的鸡头,洞庭的朱橘,太湖的莼菜等等,这一样样在立夏后产于吴中大地的美食真可谓是层出不穷唉!

科技的发展,虽然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对于传统的习俗,我们还是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留连。有了大棚蔬菜,冬天的西红柿、黄瓜、冬瓜之类不再是什么稀奇的物事,但吴地人还是偏爱随着气候踏着时令而来的时鲜,那吸收着阳光雨露而生长出来的瓜果更为大家所钟爱。再比如说同样的蚕豆,别的地方的可能要早于苏州本地的一至二个月上市,但苏州人对外来豆称之为“客豆”,一个词里面也表达了他们对自己土地上的物产的喜爱。立夏后,吃上一回“牛踏遍”,他们才会觉蚕豆的鲜,嫩,酥,美,也才会觉得这年的夏天开始了。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