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文化行旅—二泉山与惠山人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水从锡山出,中含万古情。开凿于唐代大历年间的天下第二泉是惠山之精灵,千百年来,她滋润了山地,养育了惠山的人民,吸引了无数的骚人墨客,帝王将相,成为惠山钟灵毓秀的滥觞。

其实,二泉原本被称为石泉,早在陆子品泉以前,它就以井的形式出现,居住在惠山之麓的居民以此为水源用以生活。后来兴盛的惠山寺和随此寺兴旺的惠山古镇无不以二泉为胜,逐渐形成了著名的“惠泉福地”。

惠山泉被发现后,首先被用作生活用水。后来声名渐隆,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争饮二泉水。然而使二泉水走出无锡并扬名的第一人当是唐代邑人,年青时就在惠山读书的著名诗人李绅,他称二泉水为“人间灵液”,并携带入京城长安分与同好李德裕。德裕品后,竟然成瘾,于是便滥用公权,下令驿站予以专递。由于外人获取二泉水不易,而此水又着实甘冽可人,因此文人们以能求得一小坛二泉水而为时尚,而有幸得到此物的方式常是作一篇美文或画一幅美图。宋代皇帝徽宗、钦宗治国无方,但对二泉水却情有独钟,于是,聪明的惠山人发明了特殊的泉水保鲜方法,使二泉水能够跨跃千里,自政和甲午始贡,直到靖康丙午宋室衰落才罢贡,长达13年。到了元代,地方官看到百姓手递肩挑,日夜不息,以为有利可图,干脆在这里设立税站。可苍天有眼,泉并不通钱,不久泉水便干涸了。明代,惠山寺僧性海以二泉水加以茶道来款待文人。稍后,文征明又来此品茗,绘制了清丽的《惠山葆会图》,二泉茶文化达到了顶盛。清代,康熙、乾隆两帝来此巡游,对二泉之水及文化极为赞赏。

二泉的水量是十分丰沛的,旧时惠山镇上约二三百户居民都以此为唯一的饮用水源,而盥洗用水则取自流经自家门前的池水或龙头河水。他们每天大都自己到二泉挑水,早晨和傍晚是挑水的高峰,但井然有序,几乎无需排队。二泉的水位比现在要高50厘米左右,离井栏有一米多的样子。尽管每天居民用水高达二三百担,加上惠山寺的僧人以及惠山街镇的数十家茶馆、饭店的大量营业用水,但二泉水绝不会干涸。相反,你用得越多,她涌得越快。站在泉旁,你能明显地看出清泉在汩汩涌出。二泉不但为惠山人所用,还为来惠山观光游览的游客和来无锡贸易的商人所品尝携带。清人秦琦记述了当时的盛况:“吴船口口载山泉,近迫河塘浅水边。一色匀圆青石子,苔花游漾水痕鲜。”直到建国后的五十年代,二泉还是惠山居民的生命之水。后来随着自来水的广泛使用,二泉逐渐式微。也许是用进废退的缘故,二泉水真正淡出是八十年代初,茶馆也用上了自来水,不再雇人挑水了。上千年的风景从此消失,惟有那深凹的青石井栏仿佛还在诉说曾经的繁荣和动人的故事。人们期待着,总有一天,二泉之水还会穿山而流,汩汩流淌!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