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文化行旅—东坡书香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远在北宋的时候,一位名叫苏东坡的文人在宜兴的山水长卷上钤上了一枚印章。自此,任凭大江东去,大浪淘沙,阳羡的溪光山色里就有了一层不会褪色的人文背 景,就有了一缕挥之不去漫漶至今的袅袅书香。

那枚印章就是当初的东坡草堂,如今的东坡书院。

翻开历史的记忆,苏东坡虽然是位文坛巨子,却是绝对的命运多舛。他的一生,似乎总是疲惫地行进在流放的路上。我们不能揣摩他当初经过宜兴的心情,仕途上 的失意对于一个坦荡磊落的文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苏东坡多半是沿着水路迢遥而来,在咿呀的桨橹声中他不能不联想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一样的理想主义者,一样的宦海沉浮,浪迹天涯。想及屈原,苏东坡的心境也许是黯然的,但随遇而安的天性使他有别于刚烈的屈原。不如归去也,归隐于青山绿水 间,从此“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宜兴,那时的阳羡,早先已经给苏东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当年,苏东坡进士及第,名震京师。在皇帝设的琼林宴上,与同榜进士、宜兴人蒋之奇、单锡同桌进 餐,蒋、单两人向他描述了家乡风土之美,令他十分向往。阳羡的溪山固然秀美,人情尤其淳朴敦厚,使苏东坡在政治旋涡中伤痕累累的身心得到了无限慰藉。而更令苏东 坡倾心的是,一座小小的独山,不险不峻,无泉无溪,恰似家乡的眉山,苏东坡聊以自慰,直把他乡作故乡了。“此山似蜀”的感叹使后人就此把独山改名为蜀山,并有 “此山似蜀忆坡老”之句。

“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王逸少云:我卒当以乐死。殆非虚言。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阳羡在 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之曰楚颂。”在《楚颂帖》中,苏东坡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意愿。不系之舟就此停泊 在太湖之畔的阳羡。一个缘字道出了苏东坡内心深处对宿命的妥协。元丰七年,苏东坡上表宋神宗《乞常州义兴居住》,元丰八年三月神宗驾崩,第二天朝廷就下令准予苏 东坡在宜兴定居。苏东坡举家迁来独山,筑草堂于山坳,准备在此养身终老。虽然苏东坡最后还是客死他乡,买田种桔未能如愿,但他留下的美誉佳话以及珍贵的诗文手迹 使宜兴世世代代沾上了苏东坡的印记。饮水思源,元人在东坡草堂的原址上建起了“东坡祠堂”,后来废为僧居。至明代弘治十三年,官至工部员外侍郎的宜兴人沈晖捐地 三十多亩,重建东坡书院。光阴荏苒,东坡书院几经沧桑,2002年丁蜀镇人民政府投入巨资,全面整修了东坡书院。

在这座修缮一新的书院里,已经看不到东坡草堂原有的痕迹。书院门前原有一条小河,叫“书院浜”,是四乡八邻的莘莘学子乘舟上学的河埠,在上个世纪六十年 代被掩埋成了马路。按照儒家思想的礼仪和格局,书院的布置多了鱼跃龙门金榜及第的寓意。前后四进每进七间的庭院屋舍雕梁画栋,宽敞轩亮。东坡先生高大的紫砂塑像 让人生出了仰视的敬意,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历时四个月,亲自设计制作而成。上面悬挂的匾额“东坡买田处”则是宜兴清代翰林院编修、吏部左侍郎周家楣为纪 念东坡买田阳羡而写。

东坡草堂枕山面河,确是风水宝地。宋代著名词家宜兴人蒋捷,对东坡买田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老去红灰酒瓮前,向来青草瘴江边。卜居自为溪山好,不是区区 为买田。”大凡古代的风流才子均喜山水之美,佳山胜水常常令他们流连忘返,吟咏不已,苏东坡也不例外。最初蒋之奇单锡等与他在琼林宴上的鸡黍之约就是因为蒋之奇 大赞家乡山水之美而订。熙宁六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在好友的陪同下,苏东坡畅游阳羡,尽情领略清山秀水,与好友饮酒作诗不亦乐乎,买田卜居的愿望就愈加强烈了。

他甚至把胞姐的女儿嫁与单锡,与单家结成亲戚,以便全家移居。

历史上的苏东坡在官场上郁郁而终,却以盖世的才华和正直高尚的人格流芳百世。尽管一贬再贬,在他赴任的每一个官衔中,他都是一个受百姓拥戴的父母官。也 许是政治上的波折大大缩短了他与百姓间的距离,使他对民间的苦难有了切肤的体验,体恤民众,为民造福就成了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苏东坡在宜兴居留的时间并不长, 但他还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话。在现今的东坡书院里,八幅紫砂壁画记载了苏东坡在宜兴的经典篇章。其中捐带造桥、焚契还宅两则最能体现苏东坡爱民护民的风 范。

在东坡书院里,处处可以感受到宜兴人对文化人的敬仰和推崇。

讲堂是整个书院里最美好的建筑,更高敞,更精美,据说可历五百年而不坏。几百年间,这里弦颂彬彬,余音绕梁,不少栋梁之材从这里起步,续写了历史的辉煌 和荣耀,如中国会计之父、立信会计学校创始人潘序伦,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吴浩青,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崔东伯,一代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等等。

如今的东坡小学与东坡书院比邻而居,成群结队的孩子每天从书院的大门进进出出,琅琅书声常常越墙而过。东坡先生倘若地下有知,不知是否还会“老夫聊发少 年狂”?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