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对官场学问的影响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穷不丢书 富不丢猪 桐城派虽是文章流派,但因其长时间地成为清代的文章时尚,其影响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成为清朝思想文化的主体 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崛起于清康熙初年,衰微于民国初年,延绵二三百年。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姚莹等都是桐城人,世人便将他们和追随他们的作家群称为“桐城派”。
桐城派尊崇程、朱道统,宗秦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创立门户,自成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文章理论。先后吸附散文作家1200余人,留下了2000余种传世之作。
在桐城有很多这些桐城派作家的典故。戴名世即是一位。他在清朝的一起文字狱“南山集”案中被杀。他是个潇洒不羁的人,文章更是潇洒。曾经名动京师,坊间争相刊刻其文章,直闹到洛阳纸贵的地步。戴名世自幼聪慧,被称为神童。年轻时去河墅主人潘木崖先生家借书。潘爱书如命,不肯借出,只答应晚上在家里看。戴名世要了一箱书,是几十卷的秦汉史。第二天天刚亮,就向潘先生告辞,说那些书都看完了。木崖先生惊诧,便抽出其中几卷考校,戴名世都对答如流。木崖先生感慨:“真是一目十行啊!”戴名世年轻时就考了贡生,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大小也是个七品官儿,但他没要,先四处漫游,然后当教书先生。还将教书所得的银子,拿出一部分在家乡的孔城河上修了七座桥。这七座桥现在还在那条河上,给了百姓们不少方便。在桐城,有关戴名世的传说很多,说他本来就是文曲星下界,在京城被杀之后,灵魂就返回天上,还做他的文曲星去了。
桐城派后期重要人物吴汝纶,是位著名教育家,受清廷之命考察日本教育回国之后,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后于1902年又在家乡创办了桐城中学。吴汝纶认为只有教育强国,才是中国的惟一出路。他亲手为桐城中学题写“勉成国器”的校匾,以及楹联“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勉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现楹联和校匾都珍藏在半山阁内。桐城中学名气很大,出了大量人才,黄镇、朱光潜等都曾在此读书。
桐城派虽是文章流派,但因其影响广大,遍及全国,且时间延续较长,长时间地成为清代的文章时尚,加上众多高官、名流参与,其影响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成为清朝思想文化的主体。作为比较特别的历史现象,其作用当然不可小看。 桐城是“桐城派”发祥地,现存的历史鳞爪更多的还是其留下的潜在的影响,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了桐城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桐城崇文重教,且民风节俭,民间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俗语。是说家里再穷,哪怕揭不开锅,也要想尽办法让子女读书。家里再富,也要勤俭。
桐城人十分看重读书,过去是读书求功名,清代就有近300名进士,出身贫寒的官员也大有人在。清乾隆年间,刘统勋弹劾张廷玉的奏章上就有“(桐城)张、姚二姓,几占(大清)半部缙绅录”的话。改革开放之前的贫穷年代,有不少人家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大学。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美德传承,桐城人一般都比较敬业和清廉。清朝的时候,大学士张英、张廷玉父子,辅佐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端恪、清廉,让皇上不只一次夸赞他们有古大臣之风。还有许多官员也都清廉自律,俸银不够,有些还靠家里的地产贴补用度。直至今日,桐城人为官也少有贪贿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