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研究的三大热点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近二十年来,胡适研究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课题 ,与鲁迅研究形成双峰并峙,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学、文字学、×、政治学、文化比较学等诸多学科。本文仅就胡适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怎样看待胡适的文化观
作为新思想运动的精神象征,胡适总结此前的文化论争,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文化观,概括而言,即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胡适文化观的核心思想,是以理性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开放心态来对待中西文化,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吸纳西方先进文化,一方面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旨在融会中西、再造一种全新的文明。此后胡适的文化观点虽在不同的时间与场合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但大体不出此框架之外。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人进行了一系列热烈而持久的文化讨论,中间虽有沉寂,但随之又不断升温。其中多数人认为胡适激烈地否定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全盘西化论者。此观点并非无因。胡适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化争论中,曾说过中国百事不如人,并指出他研究国故是为了“捉妖”“打鬼”。此说相当程度上看到胡适以及整个“五四”启蒙思想的内在缺陷,在理论深度上也明显超越了二、三十年代的水平。
后现代主义的崛起与民族主义的勃兴,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化的讨论,也直接影响了对胡适的文化观的评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胡适终生坚持科学理性态度,强调一切拿证据来,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以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思想、文化、制度、风俗进行重新审视。受世界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及海外学者影响,八十年代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包括胡适在内的“五四”激进的反传统思想进行清理,认为新文化运动导致传统价值的崩溃,破坏了中国现代化赖以建立的思想秩序与文化基础。我们的问题在于,指责胡适是全盘反传统主义并无足够的历史根据。实际上,胡适对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有着一份独特的情感,对包括孔子、朱熹在内的儒家思想大师都有相当的肯定,对儒家之外的非主流思想学派有诸多高度的礼赞。指责胡适是全盘反传统主义,显然对二三十年代文化争论的历史背景多有隔膜,可谓无的放矢。近年来少数学者不同意胡适是全盘西化论之说,个别学者从历史主义出发发表了一些有分量的文章,但曲高和寡,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胡适是全盘西化论之说仍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其价值系统。八十年代以来对胡适文化观的讨论,在本质上指向了新文化的价值系统,实际上关系到对胡适整体思想的重新定位,涉及到胡适研究的各个领域。
怎样评价胡适的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部分是胡适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胡适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在哲学、史学、文学、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二十年代前后,胡适发表了《中国哲学史大纲》、《红楼梦考证》、《白话文学史》等一系列的学术论著,以一套成系统的崭新方法来重新诠释中国的学术思想系统,年轻的胡适以此迅速成为新文坛的领袖。近年来,学术界普遍承认,胡适的学术研究为中国现代学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式,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向现代学术转变的标志性人物。
然而,胡适却是备受争议的人物,其争论之激烈与分歧之大,也堪称现代学者之最。对胡适的争议由来已久,其中最早也最有影响的是梁启超。对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梁氏评论说,此书的立足点与认识论部分是“不废江河万古流”的“空前创作”,但在宇宙观与人生观方面则错误百出且由于片面的立足点而“把祖宗遗产荡掉了一大半”,梁氏之说既有主观性评价又有具体的分析,自是一家之言。由于种种原因,后来的学者各取梁说之一端,或褒或贬,各趋其极。从胡适成名至今,这种两极化的评论就一直存在着。近年来,一部分研究胡适的学者从各个专门学科的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评论,肯定他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开创性贡献。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持反对意见。一些学者指出,胡适治中国哲学而不了解老庄也不了解儒家道德哲学的真义,治文学缺乏艺术的审美眼光,治禅宗而对×的超越思想隔膜,此论可谓击中了胡适思想缺少超越性层面的要害。
非理性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的滥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胡适学术思想的历史定位。简言之,它使“五四”时期以科学与民主为文化价值的绝对标准受到怀疑,为重新审视新文化运动及胡适等新思想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后现代主义消解了理性主义的终极价值,随之,胡适坚持理性主义的价值在无形中被消解。问题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的过程中,实证史学方法居功至伟,胡适以实证科学方法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系统梳理正是新旧学术思想转型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已得到胡适同时代的一流学者的认同。同时,胡适的旧学工夫也屡屡得到蔡元培、梁启超、钱玄同等一流学者的称道。胡适的治学成就,只有与当时的一流学者进行具体的比较方可见得。比如,把陈寅恪的珍视之作《论再生缘》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相比,则胡适考证之密、分析之精实仍为陈氏所不及。从二十年代开始一直到海外新儒家,胡适的很多论敌都一再攻击胡适治学无根,自是成见所囿。而今天认为胡适学术浅薄的学者,实际是也不自觉地受到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多陷于价值层面的立论而很少史证的支撑。很多学者批评胡适是历史虚无主义,但同时认为胡适的学术地位也是侥幸所至,有同样滑向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
怎样梳理胡适自由主义思想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的研究兴趣还幅射到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方面。在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始终是一块贫瘠的土壤。而胡适是极少数始终持守自由理念的思想家。自二十年代以来,胡适通过文章、演讲等形式多次发表自由主义言论,对北洋军阀政府与国民党专制政权进行奋力抗争。今天,胡适作为现代中国自由理念的守护人,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
国内学者对胡适自由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对其自由主义思想理念进行梳理,对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行程进行历史的描述。个别学者还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的来说,国内对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研究还较薄弱,理论分析方面则更形贫困。
民族主义思潮也对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研究发生了相当的影响。国内对胡适批评的主要视点,是胡适割断了传统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没有传统,自由主义就缺少了创造的资源。儒家的人本主义观念及道德意志自由可以作为现代自由的思想基础。因此,包括胡适在内的“五四”的自由主义是没有根基的。此观点是建立在胡适的全盘反传统的假设之上,并无足够的史实支撑。同时,强调道德意志自由,易于产生泛道德论的流弊,而与自由主义强调制度性的外在基础相去日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界定
- 下一篇:徽学与徽州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