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

齐文化的开放性特点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刘宗贤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很强的地域性。齐文化,指先秦时期齐国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渊源 可追溯到齐的封国。西周时期齐、鲁分别立国,此为齐文化和鲁文化的最初分野。齐文化创 始于太公,传至管仲而形成系统,后来由稷下齐法家进一步发展。

齐文化以它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区别于鲁文化,成为山东乃至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朵奇 葩。它虽然对后世的影响不如鲁文化那样深远,但就其在当时的作用及在文化学术史上的地 位看,重要性却丝毫不亚于鲁文化。本文拟对齐文化的开放性特点谈几点浅见。

一、齐文化开放的特点

齐国的文化,就其内容上讲是兼收并蓄的,就其风格讲;具有百家争鸣的民主学风,就 其文化的方针政策看,齐国历代的君主,把重视发挥“士”的作用当作上策,从齐国的文 化成果和知识分子的构成看,出现过一大批学兼各派,注重实用的思想家和卓越的科学家。

首先,从其内容看,齐国的文化是从管仲开始形成系统的。《管子》一书,虽然不是管 ,仲作成,但它作为管子学派的著作总集是能够反映管仲代表的齐学思想的。 《管子》的核心 思想是道家思想,但法家、阴阳家思想也在其中占重要地位。关于道家思想,《心术》上 下、《白心》和《内业》论述比较集中。如《内业》说:“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 谓之道。”又说:“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心 术》上说:“天之道,虚其无形······遍流万物而不变。”《白心》说:“道之大如天夕其广 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关于法家的思想,《任法》说:“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七法》说:“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 而右息之。”“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法禁》 说2“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毋赦,则民不‘偷为善。”关于阴阳家的思想,在《管 子》中也不乏其例。如《宙合》说:“天淯阳,无计量;地化生,无法崖。”讲天以阳气育 生万物,地以阴气化万物,物之生不可计量,物之化没有崖畔。《四时》中说:“阴阳者, 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管子》以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为主,同 时也吸收了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吸收了儒家的礼义,正名和仁的思想。例如《牧民》 说:国有四维,“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 不从枉。"“礼义廉耻不立,人君无以自守也。”《枢言》说:“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 者以其名。……故先王贵名。”其它篇中亦不乏其例。

厉以平在《<管子>体系构咸及经济思想模式》一文指出:“《管子》从横向看是一个 以道家学说为核心,以法儒杂糅的政治经济学说为主体,并由阴阳、兵、农诸家的若干论点 缘饰而成的多元一体思想体系。”这个结论是符合实际的。从中我们亦可概括出以《管子》 思想为主体的齐学的特点。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时,认为道家、“其为术也多因阴阳之大顺, 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史记·太史 公自序》)是否可以认为这也概括了战国时期《管子》一书中道家思想的特点呢?回答应当 是肯定的。由此,我们可以说,《管子》一书所表现的齐国学术思想是兼收并蓄;容纳百家 的。

其次,从促进学术思想发展的学风看,齐国学术思想的兼收特点无疑反映了一种民主的 学术空气,这也是齐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以稷下为例。战国中后期于齐国设立的稷 下学宫是从事教育、咨询政治的特殊机构,也是研究学术、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稷下所遵 :行的民主学风堪称封建社会的典范。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不是独尊哪一家、哪一派, 而是容纳了儒、法、道、墨、阴阳、名家等众多的学术派别。各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例 如儒家有孟子、荀子,法家有慎到,道家有彭蒙、田骈、环渊,墨家有宋饼、尹文,阴阳家 有邹衍、邹爽,名家有儿说、田巴等。各派都能著书言治、立论授徒,树家之言。例如邹 衍提。出“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戡天”思想,季真提倡 “莫为”,“反对目的论,儿说“持白马非马之辩”,提出逻辑学的新命题。他们象奇花异 卉,竞相开放,形成各具特色的“百家之学”。(二)派之间自由争辩,有浓厚的争鸣气 氛。据史书记载;在学官定期举行的集会上,持各种学术观点的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 们之间展开争辩,各不相让。例如儿说“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田巴在辩论中 竟“一日服千人”。稷下的学术争鸣,产生了—大批雄辩家,如田骈、邹衍、邹爽,鲁仲连 等,都曾因具有辩才获得雅号。同时;稷下的争鸣也产生了不少具有宝贵价值的学术理论, 如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这给中国伦理思想史留下了光辉 的一页。(三)稷下有良好的辩论空气,邹衍所谓…“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 (《史记·平原君列传》集解引刘向《别录》),可说是对这种辩论方式的总结。在辩论中 不同学派相互学习对方长处,充实自己的思想,因而稷下各学派都有融各家之长的倾向。如 慎到是道家,兼有法家倾向,宋锈是墨家,兼有小说家倾向,淳于髡是儒而法,邹衍是儒而 阴阳等。这种不执偏见的辩沦方能克服认识上的局限性,推进学术的发展。

稷下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齐国文化鼎盛时期的产物,也是自齐建国以来政治经济方针 在文化方面时反映。因此,从稷下的学术空气便可见整个齐国民主学风之一斑。

再次,从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看,齐国历来有“养士”的传统。春秋时期箩齐桓公曾招纳 大批贤士,使之四出活动,为齐国的霸业服务,其中最苦名的贤士就有少、十多人旷齐懿公也 曾利甩他所养的一大批“士”,为之夺取君位的斗争出力。到了战国时期厂田齐政权更把优 惠学者,看作一项既定国策,继承了“养士”的传统,并使之制度化。威王、宣王视有才能的 人如瑰宝,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 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 盛,且数百千人。”稷下学在齐国能延续一百五十多年,集大量的有识之“士”出现 济济一堂的局面,这是与齐国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有关的。齐国的养士和尊重人才的传统是适 应齐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进展和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因此齐国知识分子 受重用突出表现为他们能参与政事,“不治而议论”,为当时的政权出谋划策。稷下便是为 那些“不任职而论国事的学士们设置的讲坛。在那里他们不仅“议执政之善否”而且 ((咸作书刺世”·“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在物质生活上,他们也受到统治者的 厚涡:“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犀严”,“资养千钟”,”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在行 动上,他们既可以率徒游学、“上说下教”,又有视统治阶级对自己意见重视与否而决定留 去的—目由,“合则留,不合则去”。

最后,齐国历史上曾出现大批卓越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们也记载了齐国文化的成就并 表现了齐国文化的特点。最典型的思想家当属管仲。管仲在齐桓公时相齐,既是广个伟大的 经济学家,又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富园强民的经济思想是桓公时治国的 根本方针,他本人在改革齐国的国政时,涉及到法制、财政;技术等各个方面多足见其具有 的知识是与治国的才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如晏婴,在齐庄公…景公时为相,主张薄赋 敛,省刑罚,“以节俭力行重于齐”,他当时在齐国的影响甚至到了“其在朝,尹君语及之。 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的地步,其思想对于齐国的 兴衰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子和晏婴,以及齐国的大部分思想家都是学兼各派的,他们 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他们的知识又是务实的,不离治国的实践。就是被称为阴阳五行家的邹 衍,其思想体系兼儒、道、阴阳而“闳大不经”所擅长的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等多 方面,甚至兼谙医药、音乐等,但他的活动却是,“务于治”的,紧紧围绕统治阶,级的政治目 的邹衍曾周游列国进行频繁的政治活动,并当过齐国的使者,他是一个注重现实的思想 家,不是空疏的学阿家。在自然科学方面,齐国有许多科学家,如医学家扁鹊、天文学家甘 德等,有许多科学著作,如《考工记》、《素问》等,它们记录了齐国的知识分子在自然科 学领域中的建树,这些成果解决了当时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考工记》记录了采矿、冶 金、兵器制造等技艺。同时也从这些生产实际中总结了金属学知识、勾股弦定理的数学知 识、振动的光学知识。及滚动摩擦的力学知识等乙齐国的知识分子注重政治和生产的实际, 主张经世致用,齐国自然科学、生产,技艺的发达,反映了齐国文化的开放特点。

二、齐文化开放性特点形成的原因

在齐国所以能形成开放型的文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齐目的商业型经济,是十种开放性的经济。齐国地处沿海,人们早就有从多方面 谋生的生活方式。姜太公建国初期,地薄人少,不适于单纯发展农业,他采取了“通商工之 业,便渔盐之利,J的农、工、商并重广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的’方·针。.据《盐;:铁论·轻重》篇 载:“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菜而居焉廖地薄人少,于是通末利之道多极女工之巧。,是以邻 国交于齐,·财畜、货殖,世为强国。”用齐地的现成条件,:漏动各方面·(包括妇女》 的劳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其通商的范围不限于当时齐国仅有的方百里之地广丽是扩展 到周围的地区和自家乜以此,为齐国后来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书·地理志》“后 十四世,桓公用管仲,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在倍臣而取三归,故其俗弥侈, 作冰纨绮绣纯利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战国时,齐国已经成为商业大国,都城临淄发 展为远近闻名的大商业都会。直至汉初,临淄依然不失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

齐国工商业的发展,为国家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人民的富足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也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并影响着国人的风貌。正如苏秦所描述的: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 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 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同时,由于通商活动的开展,促进了 齐国与各地的交往,开阔了齐国人民的眼界,故《史记》所我载,齐“民阔达多匿智”,临淄 一代“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这种开放性经济很容易造就开放性的文化。

第二,齐国的政治比较开明。《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 俗,简其礼。旷另外,《汉书·地理志》载:“昔太公始封,周公问‘何以,治齐?’太公 日:‘举贤而上功’。”据此,太公创困乏初,在政治上采取两条重要方针:一是随从民 俗,令顺民心,不强制推行繁缛的礼仪制度;二是尚贤举能,令有德有才的人都有机会为民 出力多为国建功。这两条方针,后来沿为齐国治国和用人的一种政治传统。例如春秋时期, 管仲相国,也曾提出“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的主张。又如,战国时 期,象淳于髡那样社会地位低微,出身家奴的“赘婿”也能被当世君主所重用,有充分发挥 自己才能的机会。

在治国方法上,齐国不拘于儒家的礼教;而是重霸道和法术,把礼、法相结合。这也表 现出一种在政治上重实效、尚时变的开放精神,对思想和思想的开放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齐国的地理位置为文化的开放提供了方便。齐国依山傍海,且地域广阔,“南有泰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地方二千里”,发展多种经济有着广阔的天地多 齐国地处沿海,为发展工商业提供了海上交通贸易之便。战国时期,齐国的水,陆交通都相当 发达:水上,淄,水济水柜通,陆上,“临淄之途,车毂击”。不仅如此,齐国与海外的来往 也很频繁。据有的学者推断,今烟台、青岛等码头;当时都曾有朝鲜、倭人,以及交趾、天 毒等国的船舶停留过;这说明齐国海上交通也很发达。这样便利的交通,不仅沟通了齐国与 其它地区飞国家的经济交流,也加强了齐国与外界思想文化的交流。使齐国人不保守,易于 接受外来思想。

第四,齐国的—开放经济,造就了一批具有民主色彩的统治者。他们是春秋时期的商业奴 隶主,后来战国时期转化为地主阶级,成为商业封建主。这些人的思想有较多的民主性,他 们重视人才,允许学术思想自由发展,因而对齐国文化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例如《战国 策》中记载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之事,邹忌敢于当面讽喻齐威王,说明威王具有开明君主 的风度,而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讽谏,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 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更表现了广开言路,听取不同 意见的襟怀。齐国的统治者为了称霸和统一中国,广罗人才,多方征求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理 论和意见,威王、宣王时,稷下学宫形成鼎盛局面,学宫内人才济济,学术思想十分活跃。 这也说明统治者的思想及所实行的政策对文化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齐国的地域特点是形成沿海文化的客观条件;齐国经济的多样性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为 思想的多样化和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准备了条件,齐国的政治方针具有的民主性传统及统治 阶级思想的开明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从各个方面作用于齐国的文化,使之发展成为一 种开放性的文化系统。

三、齐鲁文化的简单比较

齐国的开放型文化是沿海文化的类型;这与鲁国的大陆封闭文化是有很大不同的。 对比鲁文化发展的特点,也可以加深我们对齐文化开放特点的认识。

与齐国相比,鲁国地处丘陵地带,位于泰山之阳,这种地域上的封闭性,使鲁国的经济、 政治及思想思想都带有封闭的特点。《史记·货殖列传》这样描,述鲁国:“邹飞鲁滨 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 众,俭啬,畏罪远邪。及其衰,好贾趋利,甚于周人。”鲁国的经济,长期以来是单一的农 业经济,商业经济很不发达。这限制了鲁国经济和文化的对外交流。同时,周而复始飞固定 不变的生产方式,使鲁周的统治阶级目光狭小,这比齐国统治者的思想开放是略逊一筹的。 在政治上,鲁国因循用公传统,重礼义飞王道,以礼为治国之纲,保留宗法制度,甚至几百 年不变革。这就容易形成守旧东省的思想传统,并影响到民俗和民风。

上述诸方面因素使得鲁国的文化具,有封闭特点。与齐国相比表现为:(1)思想文化在 内容上的单一性。鲁国以,儒家思想为宗,不容许其它派别的思想存在。不仅在鲁国内部如 此,孔子甚至抱着改造齐同学风的目的到齐国去,希望使齐国的思想文化也一统于鲁国。 (2)学术思想发展的沿续性、守旧性。齐国的学术思想在发展中不断吸收租容纳各家各 派,不仅有道、法、墨、阴阳、儒家,还有纵横家、农家、兵家,乃至方技、术士、方士等 思想,都被吸收进来,使齐国,学术思想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而鲁国的学术思想则是前后一贯 的儒家传统思想,始终没有大的变化。(3)在学风上,鲁国、更多地表现了排他性,缺少民主的讨论和开放性的交流。因此在鲁国,只有孔、孟等儒家大师授徒教学的教育传统,而未 形成象稷下那样学术争鸣,的繁荣局面。有人说孟“战国学术,多出于齐”这说明齐文化在战 国百家争鸣中的重要贡献,而在这方面,应该说鲁文化的作用是远比不上齐文化的。

上述的比较箩并不是有意于全面地评,价齐文化和鲁文化,只是要在齐、鲁文化发展的过 程中,找出其不同点及共同遵循的某些规律。在先秦文化的发展中,齐文化与鲁文化经过长 期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在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开始了奇妙的融合;这固然有着历史的原因, 但也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从齐文化的开放性特点及齐、僧文化的比较中,我 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本来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度文化的相互影响中,是不是采取一种开放式的态度,主动地 选择、吸收和容纳别家文化的优秀部分,这是文化发展快或慢夕文化是否繁荣的一个重要条件。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