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爷在山东滕州的传说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在山东滕州界河灵山脚下,那里的乡亲们、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从来不管鲁班叫“鲁班”,而叫“鲁班爷”;如果是属于“金银铜铁锡,岩木雕瓦漆”九工十八匠的“圈内人士”,则是一口一个“咱祖师爷”或“咱鲁班爷”……滕州人敬奉鲁班爷,已经成为影响当地人生活的一种民风或是文化现象。
鲁班不姓“鲁”
书本上说的:鲁班复姓公输。历代称公输盘、公输般、公输子的都有。古时候般、盘、班通用,“子”则是尊称,是先生、老师的意思。
春秋战国的时候,鲁国的中心在曲阜。往南三四十公里的今日滕州,也有一阵子属于鲁国。这样,一个鲁国管地叫“班”的木匠,就被众人叫成“鲁班”了。但当地人的说法更具体更在理。
据说鲁班家住滕州城西鲁寨。鲁寨村早年叫鲁家营,不光有姓“鲁”的,古时候,手艺人出门走江湖,也跟现在兄弟爷们外出打工一样,结伙成群,一班一班的。王寨村的叫“王寨班”,张寨村的叫“张寨班”,鲁寨村的就叫“鲁寨班”了。后来简化成“王班”、“张班”“鲁班”,班有“班头”的意思。
当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张寨班”有一个叫张三的徒弟,为人心术不正,干活时专挑殃心木给师傅用。鲁班把殃的剔掉,朽木变成了凤凰,从此世上有了木雕艺术。后人骂“打谢师锤”的张三,说他是狼托生的。至今,灵山界内的乡亲们,吓唬孩子时不说“狼来了”,还是喊“张三来了!”
历朝历代的人王地主,以及专靠耍笔杆子吃饭的人,拿七行八作的匠人当“贱流”看,所以“鲁班虽巧”,却没有可供后人纪念的墓碑坟茔,留下来的只有万古不灭的“口碑”。不过在解放前,鲁寨寨前河上架着一座龙头凤尾称叫“班桥”的大石桥;寨内,有曾经屋明瓦亮的“班里”;寨北,有香烟缭绕的“班庙”。鲁寨“三班”,虽历经沧桑不复存在,但从鲁班后人留下的“工匠院”院门上,仍可见结构的奇巧,石刻的精美,非圣祖故里、名匠真传的建筑之乡,不会有这样的东西留下来。
匠人们过“寿诞节”
“圣诞节”,人人都知道,但给鲁班爷过“寿诞节”,不是匠人行里就不大清楚了。“寿诞”本指诞辰,鲁班生在农历五月初五,走在五月初五,生卒同日,既是寿终,又是诞辰,因此叫“寿诞节”再确切不过了。
每到这一天,全家人就把院中的香台搭建成庙式的天棚。棚外插满了青竹松枝,棚内供奉着“鲁班祖师爷之神位”的灵牌,牌前摆放着活鸡活鱼、整猪整羊之类的祭品。棚门两侧排列着鲁班爷造的锛凿斧锯,擦得锃亮,用红绸包裹着,当供品陈列。待东方欲晓烧纸放鞭时,举家长幼有序,轮番把酒上香,然后匍匐在地面的大红席上,行跪拜大礼,祈求鲁班爷佑护国富民强,阖家平安。
也只有在鲁班的老家,才能有以这种过大年的隆重方式,纪念鲁班的民俗。可惜这一敬祖尊师的宝贵传统,在四十年前的一场历史浩劫中,被当作牛鬼蛇神横扫掉了。
“大煎饼”源于“滕小国”
千百年来“煎饼卷大葱”,始终是滕州人的风味传统名吃。“大煎饼”为什么会源于滕州呢?做煎饼离不开磨,这要从鲁班爷造磨说起。
石磨出现之前,人们对粮食的深加工,几乎无能为力。薯类烧着吃,豆类烤着吃,高粱整穗整穗地煮着吃。鲁班先发明的碌碡,解决了谷物的脱粒问题,碌碡抬到圆石盘上成了碾,又解决了粮食的脱壳脱皮问题。看到反刍的老牛咀嚼出的满口白沫,鲁班又发明了两石互磨的第一盘石磨。
石磨飞转,添进去的是一勺一勺的麦粒,磨出来的是雪白雪白的面粉。面粉加水一和,揉巴揉巴成了团,团巴团巴成了馍,切巴切巴成了面条,包巴包巴成了水饺,烙巴烙巴成了大煎饼。石磨的出现,带来了粮食加工的大革命,把人类一下子推进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文明。
并非是石皆可为磨。石磨的取材,唯以滕州城北二十里的龙山砂石最佳。现在龙阳镇龙山村前小河旁的一块叫“百家石”的地段,相传就是当年鲁班率领“百家石匠”造石磨的地方。
“班门弄斧”与班门教子的“菜豆腐”
今人说“班门弄斧”是指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的意思,但在滕州,“班门弄斧”则是说在鲁班爷门前登台打擂大比武,那阵势大了。鲁班爷坐在中间,凡天南地北“踩百家门”的工匠们,要想出师,都得先登台亮相露上两手,让鲁班爷看看,够不够格。后来鲁班爷升天了,年年弄斧班门的大比武,就改成各地工匠摆摊展销杰作的鲁班庙会了。
在滕州民间,跟鲁班爷有关的吃食,除“煎饼”以外,还有老辈流传下来的菜豆腐。
菜豆腐又名小豆腐,做法很简单,几把青菜叶,一把黄豆瓣,外撒一撮食盐煮制而成。据说,这也是鲁班爷留下的吃法,行话又叫“师傅饭”。
相传鲁班爷66岁得子,99岁寿终。老年喜生贵子,更望儿子成材,继承父业。可那小兄弟竟属于“老子置地儿享福”的坐享其成之辈,拉锯下线,锛木头砍腿,打个板凳还三翘脚。鲁班爷急了,把多半辈子磨秃的钻,用钝的斧,都挂在儿子的床前,还一日三餐亲自下厨给他专做菜豆腐吃。都说“青菜配黄豆,强似鱼和肉”,不到一年,小伙子长高了,还长了心眼。父亲的十八般武艺他都学到了手,并传给后人集结成了《鲁班传》、《鲁班书》,发扬光大了“公输功业”。
后世工匠们,不忘“班门教子”的家风,每当收徒时,就仿效祖师爷的做法,先熬一锅菜豆腐让徒弟吃吃。但当师傅们百年辞世时,徒弟们为了感念师傅的师德人品,就聚在一起,喝顿“豆腐汤”,喻示师傅的一生清白。
世事沿革。如今“菜豆腐”已被世人赋予忆苦励志的寓意,走上了餐桌;喝“豆腐汤”也演变成了滕州人悼念送别先人行动的专用聚餐词语。
唱给鲁班爷的民歌
鲁班爷曾“周游列国”,踩过千家万户的门槛,千家万户都忘不了他;鲁班爷“圣迹天下”,踏遍千山万水,千秋万代的人都歌颂他。
人们最早唱给鲁班爷的民歌,是《小放牛》,传的最广最远的也是《小放牛》。《小放牛》属小调体裁的民歌,起初是大人哄小孩唱的,城里人叫《摇篮曲》,乡里人叫《摇儿歌》。
歌唱鲁班爷的《小放牛》,几乎一地一个唱法,一地一个版本。河北赵州桥附近的人,就借赵州桥唱鲁班爷:
(问)赵州桥来什么人修? 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哎,什么人骑驴桥上走? 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来呀呼咳。 (答)赵州桥来鲁班爷爷修, 玉石栏杆圣祖留; 哎,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轧了一条沟来呀呼咳。
赵州桥桥面上有道沟不假,但桥却是隋朝李春领着人修的,真不关鲁班的事。但人们感念鲁班一生所做的数不过来的好事,不管有关无关,偏就要这样说,偏就要这样唱。
但在鲁班的老家,滕州人逢年过节踩高跷、撑花船、唱鲁班爷的时候,就借他在家乡发明的辘轳碌碡当词,虽然采用的形式也是一问一答的《小放牛》,但内容就完全变了:
(问)什么东西溜溜圆? 什么把儿弯弯能浇田? 哎,什么东西团团转? 什么人千秋万代传来呀呼咳。 (答)磨盘碾盘溜溜圆, 辘轳把儿弯弯能浇田; 哎,碌碡轧场团团转, 鲁班爷圣名万代传来呀呼咳。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与乔家大院媲美的孙家大院
- 下一篇:梁山好汉们的文化程度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