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

清末民初济南的一些细节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大卫·博克先生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中,描述了刘鹗写《老残游记》的那个时代,晚清之老济南令人怀念的旧景色;在本书第七章中,又写到了民初军阀时代的老济南,社会上涌现出的一些被称为西洋<!--ADV_CONTENT-->景的新事物。作者虽然写的并非十分详细,但却交待得很清晰,较准确地状述了当时的情景和氛围。恐怕与我们今日之料想颇有些出入。现在不妨从中摘译几段,以飨读者诸君——

刘鹗写《老残游记》时代之景色

大明湖 在刘鹗写《老残游记》那个时代,工业化之前的济南,当它最风华正茂的时期,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方。19世纪末期的一位观光客,就曾对济南美丽宁静的独特魅力作了如下描述:当我来到济南城墙的北面时,我惊奇地发现双脚停留在一片浩淼湖泊的岸边,辽阔的湖面荡漾着清澈的湖水,而其周遭的芦苇和野草生命力似乎过于旺盛,蓬蓬勃勃地遮满了堤岸。伫立在岸边望去,精致的寺庙、凉亭及茶社无一不倒映在湖面上。兴致勃勃的人们坐在荡漾在湖面上的小船中,隔岸那边的渔夫们正在劳作,苍鹭在浅沼泽带中正虎视眈眈地等待着猎物,野鸭在芦苇从中悠然自得,完全无视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们。往北看去,是一座琉璃瓦屋顶的祠堂,乃由当地居民为纪念前任政府官员所建立,远胜我在日本时所见之寺庙。

趵突泉 在所有的泉中,最有名的自然还要说是趵突泉。趵突泉之所以得其名,源于其喷涌时迸发出的夹带着一串串泡泡的水轮跃出周围水面足有一米之上的胜景。坐落在主墙西南角外的趵突泉,不仅在清早期为一景致,之后也成为了年度博览会的举办地,19世纪末期时的这个年度博览会,逐渐发展成为了济南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定期市场。

城墙和城门 济南城的城市规划参照了中国标准城市的建设方案:一座坐北朝南四周都是城墙的城,一面墙面向一个方向。这面依大明湖而建的巨大北城墙,建于14世纪70年代,那时的济南刚刚成为山东的省府。到了19世纪末期此面城墙已经建有6.5公里长,10米高,底部超过20米厚。凭借着它多层塔状的结构,是他成为城中独具建筑特色的代表作。由于有湖水的防护,所以可以省略掉北大门存在的必要,但沿着北城墙而建的塔,却标示着北极寺庙的地理位置。至于南大门,历来都是最重要的,但它与千佛山之间的距离太近。最繁忙的大门当属泺源门了。

街景·店铺·街道 穿过这道门,就是连接这些市场的城市主商业街。济南主要的商业街是东西向街道。19世纪80年代的传教士们对此做过描述。商业街在泺源门中的一部分,是号称最大最好的砖墙式平房商铺。他们拥有开放式的门面,每晚打烊后,店里的伙计都要用几块木板封上门面。此时城门外又一个新的市场区域正在日益活跃繁荣起来。城门内的首个街区是由12个不同的建筑组成:破落的牢房(庙宇)、糕点店、现金店以及专卖中外丝棉制品的大商店分别夹杂在各个店铺之间。穿过第一街区后,道路逐渐变宽,商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济南的主要街道和有重要作用的副道,都是由青石板铺就而成的。每当大雨过后,附着在石板上的灰尘总会变得泥泞不堪,尤其是主街道更为难行。每条街道边上都有突起的约一米宽的木制过道供人通过,由沿街的商铺店主来负责维护。

市场与交易 城中西南方向泺源门附近的寺庙庭院内有几个专门经营谷类、煤炭、棉花、盐,以及其它有地域特色商品的市场。为居民们提供日常所需的食品市场,全都分布在内城中。而在城外,商家或以流动的摊点方式生存,或以固定的实体店铺经营。舜井周围的商铺和喧嚣的街道无不显示出了商业贸易的日益繁荣。在城中的另一端,东北门附近,一个小规模的商业区也发展了起来。从早上6点到中午这段时间,三个主门总会被繁忙的交通所拥堵,到了下午则有所缓解。然后会再度变得繁忙起来,直到黄昏时禁门为止。

老济南民初之西洋景

黄包车和汽车 埃德加·斯诺先生把济南称为“洋车夫之城”。这是因为1929年的济南,数以千计从事物流交通运输的工人,挤满了火车站、码头和仓库等处,机动车是无法与这些计程低廉的运输工具竞争的。此外,还有成千上万的马车夫和洋车夫提供的流动服务。更何况1933年的济南,全城没有一辆货运汽车,而公交汽车也只有25辆在运营。每辆公交车均是由济南造的车厢,搭接在美国卡车的底盘上改装而成的,每辆车仅可载客15名左右。

城墙顶上的马路 最引人注目的公共事业,是对1928年在济南“五三事变”中被破坏的城门的拆移。铺好的机动车道从城门口穿过,改善了入城条件,城内主干道路面也铺设完毕。但几乎所有的副道,还是仅能走一辆马车或洋车。主要的城墙保存完好,并且得到了大范围的修补。城墙顶上为游人修建了城顶环城马路,其宽度可通行一辆汽车。

电灯与自来水 私营的济南电灯公司,在提供了几年令人难以恭维的服务后,于1934年倒闭,随后即由济南城市公共事务局接管过来。这家私人性质的电力公司,以一种放任垄断的方式经营,他们不明白这种管理不能创建出一个有盈利率的体制,也不能从银行那里得到必要的贷款来更换他们那些古董级的发电机。这诸多问题已经存在了好多年了。但很显然,在30年代的济南,私有资本得不到半点此类的投资。因此,城市公共事务局办公室接管了这家电灯公司,并从日本人那里买来了新设备。另一件公共事务工程----从趵突泉引水而建的水系统工程,最初是以私人垄断的设想提出来的。这项工程在30年代也划归成为国家所有。在日本人技术及设备系统的支持下,济南自来水公司于1936年开始运转。

新生活和报纸 1932年韩复榘创立了“进德会”,要求文武官员都要加入。还仿照西北军的练兵办法,确定了定期健身体操,向政府公务员推广。进德会最突出的贡献是在居住区建立的公园。公园提供健康或塑造性格的娱乐项目。与进德会提供的内容相比,附近的茶社和戏院的中心——大观园,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休闲方式。进德会在概念和组织上与南京国民政府稍后发起的“新生活运动”有相似之处。但“新生活运动”从未在山东得到官方或普通民众的支持。韩复榘对南京国民政府在山东省行使领导权明显不满,就像他曾经对很多其它地方做过的那样。

30年代的济南有8种报纸出版发行,它们分别是:山东民国日报、济南日报、历下新闻、平民日报、新社会晚报、通俗日报、济南晚报、公言通讯报。书中表7.1分别列出了它们的发行量以及报纸的立场等信息。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