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

鲁文化与齐文化的比较研究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齐鲁乃山东之邦,同为东方之诸侯大国;所封之国均处夷人之地,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和根基。周初分封,鲁封其南,有同姓(姬)周公之子伯禽灭奄后在奄国旧地建国;而齐封其北,是尚父姜尚灭薄姑后立国,间有泰沂山脉相隔。齐鲁为近邻,由于婚姻、战争、交流频繁,其文化的共性是显而易见的,应同属我国东方文化圈类型;但因两国所处地域条件的不同和两国统治集团采取的建国方略的异同,其文化间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所示,其文化差异现择要从四个方面予以论述。
    1、建国方略方面
    齐鲁文化是两支历史时期的文化,同样存在着地域、国家、民族和文化四个即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周初齐为勋戚姜姓封国,鲁属宗室姬姓封国。据文献记载,伯禽初封建国,采取两项基本国策:一是“君以商政,疆以周索”;二是“变其俗,尊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齐国太公建国后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国策。
  对于齐鲁两国建国之初建国方略之不同,《史记•鲁周公世家》所载已明,即:“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后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尊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在思想意识上,鲁守宗周传统,“周礼在鲁”,而齐偏离此道,遂有“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的概括。
    2、经济类型方面
    鲁国地处鲁南,原商奄国之地。鲁国承周人之传统向有重视农工的传统,古代郊祀天地,鲁亦祭其先祖后稷,以祈农事。《史记•贷殖列传》载:“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颇有桑麻之业,宜五谷桑麻六畜”;鲁国统治者因其地利,承其周人传统,发展成为农业型的诸侯国。
    而齐国则因地处盐卤这地,不宜农作,尤先发展了工商手工业,发展成为农工商并举的经济类型国家;正如《史记•贷殖列传》所载:“太公封于营丘……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鲁盐,则人物归之”;《汉书•地理志》也载:“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女工工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因齐国采取此措施,“财富贷殖,世为强国”。齐鲁两国因所处地利和国策的不同,齐国遂发展成为农业为主兼重工商经济的国家,因而后强于鲁;而鲁亦因地利,承其传统,遂发展成为农业型的经济型国家,此亦是其后落后于齐国的因由所在。
    3、陶器组合与特征方面
    关于齐文化的陶器时代特征和器物组合我们在前面齐文化遗物研究陶器部分中已作了全面阐述;现将鲁文化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特征予以简介,已作为比较研究的基本材料。鲁 地考古发掘出土陶器,西周前期主要器类为鬲、甑、盆、豆、圜腹罐、瓮、缽;西周后期缽消失,素面磨光平底盂出现,春秋时期出现盘、盖豆和鼎 ,战国时期又出现釜、洗、折腹盆等器类。
    西周时期除豆、盂、瓮为素面磨光外,其余各主要器类都通体饰绳纹,少见商文化和土著传统文化陶器;春秋晚期鬲较早地为釜取代和陶豆趋向衰落,成为鲁文化遗址出土陶器迥别于齐文化陶器的显著特征。此外,鲁文化陶器不见有陶文,瓦当亦少见,所见西汉前期瓦当多卷云纹,此同齐文化陶器多见陶文和瓦当亦有所不同。我们从鲁文化发掘墓葬出土陶器知其器物组合的时代变化,鲁故城发掘的墓葬分甲乙两类不同葬俗的墓葬,据考甲类是土著或殷人墓 ,乙类是周人墓。甲类墓西周前期由鬲、罐、豆、簋、罍组合,西周后期为鬲、盂、罐和鬲、盂、豆的组合;春秋中期以后陶器组合显著变化,出现盖豆、华盖壶、罐和盖豆、簋、罐、华盖笾的组合;甲类墓出土陶器无鼎。乙类小型墓陶器组合为鬲罐,不见簋、豆、盂等器类;中型墓西周后期为鼎、鬲、罐;大型墓自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主要器类为釜、罐、罍、壶;其组合明显继承了乙组西周墓的组合器类,但又有变化,同战国时期齐墓所出陶器组合迥然异别。
    4、葬俗方面
    依前齐文化墓葬研究所述,齐国盛行厚葬。墓葬多有腰坑,坑内葬狗或一陶器;中型以上贵族墓规模宏大、有高大的封土,多有大型殉马坑或殉车马坑、殉人墓也占有一定比例、一墓殉人少者十几人,多者四、五十人。而鲁文化墓葬我们从1977—1978年曲阜鲁故城勘探并在故城西发掘的5处墓地发掘的158座墓葬略知鲁文化葬俗;此158座墓葬据其葬制, 葬俗和随葬器物的异同分为甲乙两类。甲类墓葬族裔属土著或殷人,此类墓西周时期亦流行腰坑、殉狗葬俗、西周前期随葬陶簋、陶豆等器物与齐墓相同,此类墓葬俗与商文化或土著夷人葬俗相承;乙类西周墓即无腰坑,也不殉狗,不用簋、圈足或圜底器随葬与甲类同时代墓葬显然有别;周原峡山贺家村墓葬发掘简报指出:“先周墓葬无腰坑,无狗架,也无西周墓中常见的簋、豆、盂等器物;这大概反映了先周民族的固有文化特点。此乙类墓即承此俗,是周人墓。其后东周时期鲁墓出土陶器组合与齐墓也不有同,即是出土青铜器的大型贵族墓也不见齐墓常见的殉马、殉车马;更不见多人殉葬之俗;而鲁故城发掘发现的唯一一座殉人墓(甲类城西北墓地M202),墓二层台上葬置一人,据此墓所出土铜器铭文考知可能是“女嫁从夫”反映的是夫族夷人子孙的葬俗、证明鲁国是不存在殉人葬俗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