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车马复活齐国军团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济青高速公路,贯通济南青岛两大城市的大动脉。
这里,每天有3万余辆汽车穿梭而过,但匆忙的现代人也许不知道,在这条公路的126公里处,就在飞驰的车轮下3米处有一座暗桥,桥下一直沉睡着2600年前先人们作战的马车。地上,奔驰的是奥迪、桑塔纳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地下,静默的是春秋中期的10辆配套战车和32匹战马。高速路上的轰鸣和地下被淹没着的车辚辚、马萧萧的静谧就这样在这里时空交错,完美地叠加在一起。
“输运三代鼎五霸圣业,辐集九州聚七雄精英”,不同的面貌,同样的辉煌,历史就这样把奇迹留给了齐国的故都——临淄。
2004年8月的一个午后,记者站到了这个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
作为著名的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淄名人众多,文物古迹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号称“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有“古代经济管理学家”美誉的管仲、古代军事家孙武、孙膑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各自的辉煌。这里曾是我国东方最大的城市,齐国的稷下学宫曾开“百家争鸣”的先河,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长城——齐长城,这里有集齐文化大全的齐国古城博物馆,这里还是世界足球的发源地……
无处不放射出齐文化光辉的临淄,历史在这里重重地打了一个结,在这个结里面,究竟缠绕着多少故事?
修公路惊见车马坑
时间闪回到1964年的春天,淄河旁边的茅草刚刚泛出绿色,一群朝气蓬勃的男子,来到淄河东岸的后李官庄。他们是山东省临淄文物工作队的队员,寂静的旷野让他们既兴奋又疑惑,在这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城下,究竟埋藏着什么呢?几个月的勘探、挖掘很快有了结果,从地下发掘的陶片和陶器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这里极有可能是大汶口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然而,正当考古学家满怀信心地继续挖掘的时候,文革开始了,考古工作被迫终止。1985年,按照规划,济青高速公路将从这里通过,考古工作者立刻布片勘探……
临淄车马坑的发现者之一,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处研究员王永波在1990年4月16日的工作日志中写道:“南部一灰坑、HB,土质较硬,为灰色土,较深、有一条淤土线。”就是这行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文字,却成为一个重大发现的最早注释。王永波回忆说:“两边土色不一样,这边是黄土,这边是五花土,当时的方长发现一个铜件,我一看这是车上的部件,推测这里是一个车马坑。后来我们在这里发现了10辆配套战车和32匹战马的遗迹。”后来专家认定:“后李发掘的殉车马坑规模之宏大,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为当代之冠。”这一发现被列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经过多方奔走,殉车马并没有因为高速公路的施工而受到破坏,10辆配套战车和32匹战马也并没有搬家,而是依然沉睡在路面下3米的墓穴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在高速公路的一侧落成。
从高速公路两侧停车场走进古车博物馆,里程很近,但时光却已经跨过几千年。历史和现实在不经意间凝结在同一时空,构成了古今一体的合唱。在车马坑的基础上修建的中国古车博物馆,紧紧依傍着淄河古道,如今的淄河依然以它的苍凉辉映着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和古车博物馆,这是一种偶然吗?不!滋养了齐国厚重文明的淄河依然奔腾着,作为其深厚生命力的延续。
"齐国造"还原"标准化"
古车博物馆副馆长王会生介绍说,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官府手工业的工艺规范的是《考工记》,是齐人所著,它对齐国车子的成品检验就分了五道工序:用圆规测量车轮是否是正圆;用矩尺测量轮圆和车轮是否垂直,悬绳测量上下辐是否垂直;用水测量车轮的体积是否一样大;用放进车轱辘里的玉米多少判断里面的中空是否一样大;用衡称两轮的重量是否一样大。他感慨地说:“那是春秋时期啊,工匠的办法看起来简单,但他们的做法却充满了智慧,不但符合物理、几何原理,而且简单易行,这种办法现在有的地方还在使用。”他介绍,没有人知道这些发明者的名字,资料只显示了当权者对工匠的严格要求——如果制造出不合格的车子,工匠们甚至会被杀头。
自从1990年,这些车和马浮出地表,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它们的研究,他们希望在这车和马之间能够找到中国古车发展演进的轨迹。
掀开部浩瀚车马史
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车是一车二马的商车,商朝起我国古人第一次把自己的脚解放出来。西周出现了一车四马的曲衡车,而且有了车盖、銮铃、马冠,行车时銮铃锵锵作响,《诗经·大雅》中“四牡马癸马癸,八銮喈喈”的记载宛如再现了“四匹公马跑得猛,八个銮铃响得欢”的古代出行图,也由此可见当时贵族的马车是何等富丽堂皇。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中,动用了300乘战车,当时的齐国已经有了“千乘之国”的称号,战车则多达4000乘以上,其强盛可见一斑。
古车马发展的历史也是各代帝王极尽奢华的反映,历代帝王都想办法在车马身上打主意:唐朝皇帝乘坐的“铬”就有五种,宋代皇帝的“大驾”——仪仗队,人数达万余人;到了宋代,达官贵人们抛弃了车马;当明清时代官员上战场还要坐轿子的时候,他们的没落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黄土中尚埋多少车队
沿着历代车轮的轨迹,步出古车展厅,通过走廊而进入地下的后李春秋车马发掘现场。济青高速公路上每有车辆经过,都会在头上方传来一阵轰鸣。现场保持发掘时的原貌,10辆战车一字排开,32匹马昂首而卧,四蹄蜷曲,好像驾着战车奔驰。身临其境,仿佛依稀可以看到车辚辚马萧萧正向疆场挺进。
之前临淄曾发现过大量殉车马,其实大量殉车马的存在是可以解释的,因为临淄境内的古墓数量多得惊人——1938年侵华日军曾在航拍地图上清楚地标明,临淄地下竟然埋藏着1700多座古墓,其中齐故城所在的齐都镇和殉车马所在的齐陵镇都是古墓集中的地方。曾经是侵略者的侵略工具照片,现在却成了临淄考古的参考资料。尽管临淄有“地下博物馆”的美称,但露出地面的古墓也很常见。游客在临淄观光,稍稍留心的话就可以看到,临淄境内的许多小山其实并不是山,而是一些古墓,本地人称为“冢子”,很容易看见的就有管仲墓、晏婴墓、三士冢、桓公台、田齐王陵等。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田齐王陵由二王冢和四王冢组成,在三山连接构成的鼎足山上,齐桓公小白和景公杵臼二王的墓各建在一个山凹上,两墓东西并列,东西长320米,南北约190米,高近30米,方基圆顶,好像是山上之山。齐威王、宣王、 王、襄王也都葬在鼎足山西南,按照自西向东成为一列,高度分别为30米、34米、22米和23米,很是壮观。
史料记载,以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至初十,山上定期举办庙会,热闹非凡,从山上放眼望去,数尺深的湖水清澈见底,方圆足足有十亩大小,再远处就是泱泱的淄水。几经变迁,齐王陵依然静穆地俯视着临淄,但如今山上却只有树木杂草作伴,山下是雨后疯长的玉米。 专家发现,这个墓区有大量的古车马。在尝试发掘的时候,他们就曾发掘出殉马69匹,墓室随葬车马20余辆,殉人12人,但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考虑,专家们采取了回填办法,还是暂时把这些留在了地下。 最让人震撼的是齐侯(景公)墓殉马。
在临淄东北部的河崖头村一带,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的墓地,这里已经发现大、中型墓20余座。令人惋惜的是,几千年下来,墓室早就被盗墓贼洗劫了多次,不但随葬品荡然无存,就连建墓室用的石头也被附近的村民搬回家建院墙、垒猪圈去了,还有村民说以前有人捡了马骨换东西,一堆骨头换一个铁壶。尽管如此,齐景公墓发现的殉马仍足足有600多匹!难怪有人看过展出后,现场写下了“秦皇兵俑数千自以雄风第一夸天下 齐侯殉马六百人称举世无双表古今”的对联,如今这副对联就挂在殉马博物馆的门口。在殉马坑边记者看到,坑里106匹殉马整齐地排列出30多米,和后李殉车马古迹一样,殉马依然保持奔跑的姿态;不同的是,它们都住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罩子里。专家介绍,我们看见的殉马其实仅仅是六分之一,探测结果显示,围绕墓地的殉马足足有600多匹!
按4匹马驾一辆战车,称为一乘,千乘之国就是一个大国,这600多匹马可以相当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的全部军力了。为什么这里的殉马会有如此之多呢?《论语》说,齐景公曾“有马千驷(指公室之马)”,当时齐国的强盛可想而知。如果这个数字确切的话,齐景公杀掉全国15%的马给自己陪葬,是非常奢靡的,难怪他“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安葬的时候,虚荣的齐景公心满意足了,但对这些马来说,却只有无法言表的痛苦。据考证,这些青壮年的战马都是被麻醉或者打昏后埋葬的,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能被人任意摆布,在地下做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样子,继续稀里糊涂地“陪王伴驾”。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十余年前,南京一个叫苏叶的女作家来参观时,竟看得哭了一场,后来大家才知道,此人属马,难怪感情丰富的女作家会“心有戚戚焉”了。
车马阵揭秘古战法
“军”这个字,从繁体象形上看,即是古代战车,所以提到车就回避不了战争。古代战争输赢是论“回合”的。交战两国的战车相对一字排开,每个战车上有3个人,左边的士兵箭在弓上,右边的士兵手擎长矛,当中的士兵只管驾车。鼓声大作后,两边的士兵驾车向前左方冲出,刺的刺,射箭的射箭,战车绕个圈子又回复到之前一字排开。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个回合”。
尽管现在山东有齐鲁大地的美称,但历史上齐国和鲁国的战争异常惨烈,其中赫赫有名的就是长勺之战。时间回到公元前600多年,鲁庄公在“乾时一战”败后,光脚从战场上跑回来,将主力军约300辆兵车,结集在一个叫长勺的地方,紧紧相邻曲阜城,等强大的齐军入境。齐军摆成进攻的长排方阵,鲁国取守势,战车连成环形的蜘蛛网状,步卒居前,后面战车做错落有致的纵深配置,增强对敌军的抗击力;齐军实行双车编组,第一通鼓响,从左右两翼同时出车,络绎压向鲁军,一鼓作气夹击鲁车。
临阵而斗,用智为上。帮助鲁庄公的曹刿看到敌众我寡,就命令鲁军紧密收拢,不留空当,避免每辆战车左右受敌。令前面的步卒蹲在地上,依托战车,形成“钉子户”,坚守阵地,把箭雨像飞蝗一样注入齐军。周边的步卒则实行机动作战,阻击犯阵敌人。齐军见一冲不能奏效,擂动第二通战鼓,鲁军又以箭雨拒住对方攻势,偶有冲入鲁阵的齐车,也因后援不至,在鲁阵肃然有序的大嘴里无所作为,×西驰来回碰壁,最终被鲁军牙齿咬碎,咀嚼之后,吐出吃剩的“葡萄皮”。齐军人喊马嘶,兵车乱糟糟好不容易收拢回来,犹犹豫豫敲响第三次冲锋鼓,但是行列全然紊乱。齐军的士气,一鼓振作,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觉得现在终于是时候了,大喊一声:“敌人锐气已竭,擂鼓冲啊!兄弟们——”鲁国子弟兵犹如出水蛟龙,雷霆一样的战车,把队不成列的齐军冲得全线溃败。
在战争中他们还有哪些秘密武器?腼腆的导游小姐介绍,
车和巢车就是他们的“法宝”,这两种车的功能看起来就像是现在的装甲车和直升飞机。记者特意去观看了这两种复原战车:
车周围是牛皮制作的防护棚,底座安装了4个轮子,里面可以藏10个“工兵”,破坏对方的城池时,“工兵们”就躲在车子里面,一边躲避城上的弓箭、石块,一边把车“开”到对方城下,破坏城墙、城门,或者挖地道。需要察看对方的动静,巢车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巢车其实就是用两个吊杆吊起来的一个牛皮制的小房子,房子四周有小孔,“侦察兵”可以在里面明目张胆地 望敌情。
为护宝发明玻璃屋
给齐侯殉马坑加上玻璃罩子的专家是郑德新,他曾任临淄文物局副局长,现在他是临淄区齐文化研究室的主任。因为这个设计富有创意,当年曾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称赞他的经验在全国有普遍推广的价值,后来辽宁抚顺的万人坑骨骸、南京大屠杀遗骨保护采取的也是郑德新“玻璃屋”的办法。郑德新介绍,古墓的保护在全国来说,在技术上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办法,“玻璃屋”可以堵截粉尘的破坏力,修建博物馆可以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但如何延缓文物的自然风化和防止空中有毒气体的侵蚀,如何保持土壤的恒湿恒温,专家们至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个观点。
盖玻璃屋是有条件的,就是要有足够大的空间。在保护后李殉车马坑的时候,郑德新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殉车马上面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施工面,根本没有空间去盖罩子;那就把公路设计出坡度,让出点空间?但殉车马所在的位置不巧就在淄河大桥的桥头堡附近,施工方没有选择的余地。济青高速公路的总工程师是赫赫有名的万姗姗,她是中国第一个女桥梁专家,济南泺口悬索桥也是她设计的。女专家明确地回答“行不通”。建玻璃罩子的想法没办法实施,郑德新心里不由得一沉,时间长了马的骨骼会变色、变脆,木制的古车更容易腐蚀,怎么办呢?上面不好做文章,郑德新就把心思用到了地下。最后,他的思路清楚了,围绕古车马造一个“花盆”,经过文物专家和桥梁专家的指导,施工队用钢筋水泥给这些宝贝安了新家。游客在参观的时候,根本就想不到有这样一个故事,但细心的游客可以看见,在展厅的一角有一个通向地下的通道,这就是当初修“花盆”的时候留下的,现在这个通道不但起到通风的作用,博物馆工作人员检修也是靠它上上下下的。
在殉车马展出现场,记者注意到尽管最近并没有下大雨,但在车马坑附近的低地上却有明显的水迹。在这里,水的出现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专家难道没有认识到水对车马带来的危险吗?古车博物馆王会生副馆长对这个问题并不忌讳,他坦白地告诉记者:“我比你们都着急,这都是文物。其实车马坑顶上没漏水,文物没受到水浇。要是真叫水淹了,我们也没法交待啊。水是从侧壁渗进来的雨水,建设的时候我们把游客站的地面挖低了,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可问题的关键是,殉车马上边搭的是暗桥,桥两边都是动支架,时间长了动支架就会有自然裂缝,渗水是这么来的。”他说,工程都是济青高速方负责建设的,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公路方面也很重视,派人检查了好几次,最近还刚来过一次。
临淄的考古专家对这问题都很头疼,因为济青高速的特殊地位和殉车马位于桥头堡的特殊位置,问题确实不好解决。
古战车演变的关键环节
临淄古车博物馆收藏了中国古车马专家孙机的毕生研究成果。在导游小姐的解说中,记者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大炮”出现在三国时期,它的名字是叫做拍车、抛车、石包车,利用杠杆原理把石球抛向远方,砸伤敌军。《指环王3》里面的巨兽摧毁城池的办法简直就是发射 石包车的翻版。
真正“大规模杀伤力武器”的出现是在火药发明以后,明代的架火战车是独轮、四腿,但它是组合兵器的集大成者,有长蛇箭匣4个、百虎箭匣2个,内装火箭300支,百子火铳两具。如果敌人众多并且距离远,士兵就会点燃箭匣,300支火箭齐发;如果敌人稍微近些,士兵就会放火铳;如果敌人攻到了身边,士兵就只好拿起长矛格斗了。仔细想来,这种武器集“机关枪”、“手枪”和“刺刀”的功能为一身,也应该算得上当时最有杀伤力的武器了。
在各式战车忙着攻城略地的同时,百姓遭受到的是流离之苦。但也有为百姓生活提供方便的战车———木牛流马,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农村曾普遍使用的独轮车。三国时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是一种独轮车,曾为蜀军运送大量粮草,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国演义称“每牛载十人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各尽其便”,后人写诗赞叹:“剑关险峻流马,斜谷崎岖木牛,后人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
2003年4月9日,陕西汉中市西乡县58岁的农民徐明德“牵”着自己精心设计制成的“木牛”、“流马”、“四不像”走进武侯祠。为解决军中粮草运输,诸葛亮在1000多年前发明了“木牛流马”。如今,它们却成为人们的观赏品。徐明德设计制成的“木牛”和“流马”周身呈铁红色,各长2.5米、宽1.7米、高1.3米,载重量约50公斤。《三国志》中记载,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为三轮马车,因此传统上对这一古代工具复原的作品都保留了这一特征。而此次的3匹“木牛流马”以“健全”的四肢代替了车轮,形象更为逼真。用手上下摇动拴在“木牛流马”嘴上的“驾杆”,它的两条前腿就能向前作同步或异步移动,其头、尾也随之晃动,而且“木牛”的膝关节均能弯曲,远远望去就像真的动物在缓慢行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