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文化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1略谈临淄
鸟爱天空,鱼爱海洋,人爱故乡。作为一个临淄人,对临淄的热爱和依恋是本应在情理之中的。而热爱临淄,对临淄的文化归属感又是建立在对临淄历史的宏观把握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热爱临淄首先要了解临淄,熟知临淄的历史。
临淄原名营丘。据《尔雅》“释丘”记载,河水从左边流过的丘,叫营丘;郑康成《诗经》“齐风”注指出:淄水营(萦)绕而过,因此叫作营丘;晋人郭璞在《尔雅》注中也称:现在齐地的营丘古城,淄水从他的南面和东面流过。《汉书》“地理志”综合了各种说法道:临淄的前名就是营丘,临淄、营丘是一个地方。由上述文献资料可知,营丘也好,临淄也罢,这些地名的由来都与临淄所在的地形、地貌有关,既濒临淄水,南面和东面被淄水萦绕。营丘在公元前1045年太公封齐建国时即被定为国都;公元前866年,齐胡公姜静迁离薄姑,复都营丘,并以营丘临靠淄水而改名“临淄”。从此,“临淄”之名传称到现在。
临淄的建置沿革可谓是源远流长。三皇五帝时期,临淄先后是太昊伏羲氏、颛顼高阳氏、少昊爽鸠氏的集居地;夏朝时期,季崱氏栖居在这里;商初,临淄是逄伯陵氏的属地;商末,薄姑氏在此居住。周时,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386年,姜姓齐国传660年在此建都;公元前386年—公元前221年,田姓齐国传166年在此建都,临淄作为周代齐国都城长达830多年。秦朝设临淄县,属齐郡,临淄为郡、县治所。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2年,田齐族人七人和汉将韩信先后建立齐国,称齐王于临淄。公元前202年,西汉高祖刘邦封他的庶长子刘肥为齐悼惠王,都临淄,传多代王子于王莽的新朝。王莽新朝时期,改临淄县为齐陵县,隶属齐郡。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改齐陵县为临淄县,复齐郡为齐国,临淄是县治所、青州刺史治所及齐国王城。公元35年,迁齐武王刘演的儿子刘璋为齐王,都临淄,传数代王子于公元206年。由上述可知,临淄作为”三齐故都,两汉王城”,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是声名显赫,地位极其重要的。
临淄久负盛名,在东汉以前是全国最大、最富庶的城市之一。春秋桓公称霸时,临淄居民就有4万余户,人口二十多万。鲁国大臣辛栎曾对鲁缪公说,周公选择曲阜,不如太公选择营丘;战国时期,临淄居民多达7万余户,家家富足殷实,无不吹竽鼓瑟,敲筑弹琴,斗鸡走狗,六博蹴鞠,歌舞欢娱,游戏取乐;临淄街道上,车毂击,人肩摩,一派物丰人足,志高气扬的景象;到西汉初年,临淄有户10万,人口不下50万,临淄城每天”市租千金”,人物众盛而居民富足,”巨于长安”,被称为全国最富庶的地方。汉朝有”五都”的称号,临淄是其中之一,因此有”西有长安,东有临淄”的传统称誉。由上述文字可知,临淄在中国古城中的地位是极高的。
大略的了解了临淄名称的由来、建置沿革和历史地位,再反观今天的临淄,可以使我们顿生历史的沧桑感和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从而自然而然的生发出继往开来、再创临淄辉煌的责任心和使命意识。我们有理由相信:昨天的临淄在祖先的手中是辉煌的;现在和明天的临淄在我们手中也必将建设得更加美好灿烂!
2姜太公之子——丁公、丘穆公传略
众所周知,姜太公做为周师齐祖,在周王朝开创时期是要负两个方面的责任的。一方面他做为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要辅佐天子、平定天下;另一方面他做为齐国的开国君主,要安邦定国,迅速使齐国走向稳定和繁荣。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一个人去做,而且同时进行,这对于一个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说是勉为其难的。(太公封齐建国时已是八十八岁高龄了)针对这种情况 ,太公推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丁公和丘穆公。他把大儿子丁公×到“中央”,让丁公成为自己在“中央”的忠实代表和与周王室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把三儿子丘穆公×到“地方”——营丘(临淄),让丘穆公成为自己在齐国的“留守”和治齐政策的具体实施者,这样就解决了两方面兼顾会误大事,年龄大与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姜太公的大儿子叫姜及,虽然他承袭了太公的君位,号为丁公,但他并没有到临淄治理齐国,而是一直在当时周王朝都城镐京担任王官。由于“将门出虎子”,深得太公兵法韬略真传,军事才能突出,所以周成王时被任命为虎贲氏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后来,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他又受周公旦的派遣领兵东征,与在齐国的父亲姜太公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再后来,周成王去世,因姜太公远在齐国,不在都城镐京,他又代表父亲,与召公、毕公一起,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仲桓、南宫毛等世卿大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史称周康王。康王六年,父亲姜太公去世,他又按照周初惯例,继太公为周王室太师,参赞整个周王朝的军政事务。可以这样说,丁公及是太公在镐京的“影子”,在继承和发展太公的军事谋略、维护和巩固周王朝统治等方面表现突出,作用非凡。
姜太公的三儿子是丘穆公。虽然他出现在历史典籍泊频率较少,事迹罕闻,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领镇营丘期间,对太公的开国方略“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是做了积极的、有效的贯彻执行工作的。齐国能迅速崛起为东方泱泱大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与他大量的、默默无闻的工作是分不开的,所以,他父、兄一起,同样对齐文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需要最后补白赘述一点的是,丁、聂、崔三姓是丁公后裔;而丘(邱)姓是丘穆公的传人。丁公及去世后,他的嫡子季子不愿做国君,把君位让给了乙公得,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其后人遂为崔氏;丁公的支孙以丁为姓;而一部分支庶子孙因被丁公封到了聂城(今山东荏平县西)其后以地名“聂”为氏。丘穆公去世后,其族人遂以丘为氏。清朝雍正三年,为避孔丘名讳,雍正皇帝下令在丘旁加“阝”为“邱”,以此改为“邱”姓。丘、邱姓人均是丘穆公子孙。
3略论齐文化的定义及特点
随着齐文化研究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在关注、接触、了解齐文化的时候,往往首先会询问这样一些入门、索引式的问题:什么是齐文化?齐文化有哪些特点区别于其他传统地域文化,从而呈现出与众不同、鲜明独特的文化个性?对于这些看似简单、实则艰深的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绘,莫衷一是的。笔者愿结合自己所学,尝试答之。
欲了解中国人的特点,必先了解人类的共性。同理,欲了解齐文化,必先了解什么是文化。所谓文化,我以为,它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产品的总和。这个定义中的产品,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比较抽象但制约着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行为规范,还包括×、科技、文艺、思想等精神产品。以此类推,那么文化也就相应的表现为三个层面: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
了解了什么是文化,齐文化的广义内涵也就清楚了。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在这个定义中,齐人的概念是既宽泛又带有一定标准的。做为齐文化创造主体的齐人,不应该把里籍在齐地做为唯一标准。因为管仲生于楚,宁戚是卫国人,而陈完是陈国迁到齐国的×,而上述三人都参与并创造了齐文化,他们是很标准的齐文化意义上的齐人;做为齐文化创造主体的齐人,也不应该把是否居住在齐地,是否能齐言做为界定的标准。因为齐地是一个变量,能齐言者也是一个变量。孟子一部分时间并不居住在齐地,也不能齐言,但他在稷下学宫的思想学术交流和言论,却更新发展了齐文化,为齐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虽不是土生土长的齐人,但他对齐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应该是齐文化意义上的齐人。所以综上所述,凡是参与创造过齐文化,对齐文化有贡献的人,都应是齐人。
定义中所谓的特定历史时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齐文化存在的时间,我认为应主要定格在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这个时间段内。当然从文化的渊源角度,齐文化的存在时间可上溯至三皇五帝时期;从文化的影响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止。二是齐文化存在的空间,我认为应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圈定范围,即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
了解了齐文化的创造主体、时间段、地域范围和主要内容,接下来就要具体的从大面上探讨一下齐文化的特点了。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齐文化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使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星空中一颗亮丽的明星。
4由齐威王悬赏纳谏、门庭若市所想到的
熟悉齐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战国策》齐策一里有一个脍炙人口、含意深远的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在这个故事里,邹忌借“自己明明要比徐公丑,可妻、妾、客等身边的人出于私利不顾客观事实,以丑为美,反而称颂自己”的例子,巧妙含蓄的讽喻齐威王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自知之明,要对身边的赞扬和奉承保持足够的警惕,要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故事的结尾,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建议,悬赏纳谏,“重金买意见”:敢当面批评自己的受上赏;敢上书批评自己的受中赏;敢在朝庭之外公开批评自己的受下赏。于是群臣纷纷进谏,一时王宫门前“门庭若市”。一年之后,齐国大治,大家再想提意见竟都找不到词了。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掩卷深思,几千年后生活工作在临淄,在当年齐威王雄姿英发一鸣惊人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的地方的我们,仍能从这则饶有趣味的故事中,汲取一些深邃的启示。
启示之一: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领导者要客观的对待、评价自己,不要因身边的人夸赞自己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正像故事中邹忌分析自己的那样:妻子夸我是因为爱我;妾夸我是因为怕我;客人夸我是因为有求于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夸领导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的,并不发自内心,出自公心。这些人表面上忠心耿耿,实际上心怀鬼胎;表面上“爱”领导,实际上并不为领导考虑。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对甜言蜜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正确的把握好自己,搞好工作。
启示之二:宰相肚里可撑船,一个领导者要胸襟宽广,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有极大的勇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这不仅仅是一个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工作作风的问题,而是一个党性原则的问题。我们的党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代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组织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工作法宝,这些都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善于汲取群众智慧,在民主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科学的决策。齐威王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国君,他纳谏也好,广开言路也罢,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虽见“以民为本”的思想根基和“尊贤尚功”的用人传统,但从根本上不是“以民为主”,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齐威王和今天的共产党人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应该比齐威王有更为宽广的胸怀,更大的肚量。
启示之三:鼓励下属、群众提意见,要有激励措施和制度保障。齐威王大概是一位知错即改、雷厉风行、很有实干精神的领导者。他接受邹忌的讽谏后,并没有做做表面文章,摆摆姿态,而是下了“悬赏令”,实打实的兑现。乍看起来,此举好像有损领导者的尊严,实则是有高明政治智慧的体现。一则群众积极提意见弥补了领导者决策上的不足和缺陷,使决策更完善,更能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实行起来也就更顺畅,更有效;二则群众有了正当的渠道来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可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消除领导者和群众之间的对力紧张情绪,化解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于无形。所以建立有效的意见交流机制,使上情下达,下情上明,就可以使国家昌盛,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是笔者从一个小故事中思考到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实,古今相通,道理是需要“悟”的。悟的对与不对暂且不论,希望领导们从齐文化中感受到祖先高人一筹的非凡智慧,并可以古为今用,这是我的写作初衷。
5“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杞梁妻哭夫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劳动人民借这个传说,控诉了惨无人道、摧残幸福的暴政,歌颂了坚贞不渝、感天动地的爱情。人们在认识这个传说的时候,往往受故事内容的影响,认为这个传说发生在秦代,地点是在长城一带等等,孰不知这个传说是由一段史实加工演变而成的,它的原型就在我们山东淄博临淄,来源于杞梁妻的故事。
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记载在信史《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里。周灵王二十二年(齐庄公四年,前550年)秋,齐庄公姜光伐卫、晋,夺取朝歌。前549年,齐庄公从朝歌回师,没有回齐都临淄便突袭莒国。在袭莒的战斗中,齐国将领杞梁、华周英勇战死,为国捐躯。后来齐莒讲和罢战,齐人载杞梁尸回临淄。杞梁妻哭迎丈夫的灵柩于郊外的道路。齐庄公派人吊唁。杞梁妻认为自己的丈夫有功于国,齐庄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诚意,又仓促草率,对烈士不够尊重,便回绝了齐庄公的郊外吊唁。后来,齐庄公亲自到杞梁家中吊唁,并把杞梁安葬在齐都郊外。(杞梁墓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郎家村东)。应该说,这段故事明文记载在《左传》中,是真人实事。虽无后来“哭夫”、“城崩”、“投水”等情节,主要是表现杞梁妻大义凛然的刚烈性格,但其反对战争、热爱丈夫的主体框架已隐隐显现。
“哭夫”情节的增加,是在《礼记》“檀弓”里曾子的话。曾子说杞梁妻“哭之哀”;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又引淳于髡的话说“华周杞梁之妻哭其夫而变了国俗”;使《左传》中的史实“杞梁妻拒齐庄公郊外吊唁”变成了“杞梁妻哭夫”,故事的重心发生偏移。
“崩城”情节的增加,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在《列女传》中,又平添了“投淄水”的情节。杞梁妻的故事到了汉代,哭夫、崩城、投水已成系列。
到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邯郸淳的《曹娥碑》进一步演义,说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并且哭崩了五丈。西晋时期崔豹的《古今注》继续夸大,说整个杞城“感之而颓”。到西晋时,杞梁妻的故事已经走出了史实的范围,演变成“三分实七分虚”的文学作品了。
如果说从春秋到西晋,杞梁妻的故事还是在史实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的话,那么,到了唐代诗僧贯休的诗《杞梁妻》那里,就变得面目全非了。贯休在这首诗里,把春秋时期的事挪到了秦代,把临淄的事搬到了长城内外,把“城”嫁接到“长城”,再把“长城”直接定义为“秦长城”。经过贯休的大幅度调整,杞梁妻的故事开始向“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靠近。
到了明代,明政府为了防止瓦剌入侵,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老百姓为了发泄对封建统治者的不瞒,又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或范喜梁),加了诸如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等情节,创造出全新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从开始的杞梁妻故事到最后的孟姜女传说,其间有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被改造、加工,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宁。
6和青少年谈齐文化与现代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齐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较为详尽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会被博大精深的齐文化所深深折服,一定会为有这样意气风发、智慧超群的祖先而倍感自豪,一定会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出对家乡、对人民、对齐文化的由衷热爱。然而,“知行统一”,“长江后浪推前浪”,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同学们,如果对齐文化仅仅停留在“知”,停留在“爱”的层次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同学们去“行”,去“用”,有目的有意识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齐文化的精华自觉的加以继承并灵活的运用,通过努力实践,让齐文化的精华得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本章从四个方面论述“齐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以期对同学们借鉴齐文化、应用齐文化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一)什么叫现代化?
一提现代化,很多同学就会联想起政治课上所学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还会联想到“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等。应该说,上述这些认识,无疑是正确的。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含义,还要有两个方面的界定。
所谓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指物质上的现代化,即国家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也就是民富国强,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数和人民的生活水准均居世界前列;二是指精神上的现代化,即国家的科技文化事业引领世界潮流,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在世界上独占鳌头,每一个中国人都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精神和现代情趣、现代人格。
所谓两个方面的界定,一是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少数地区的现代化,而是全民的现代化,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现在,党领导全国人民搞现代化建设,主张“共同富裕”,积极推行“西部大开发”,无不是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性质的体现。二是我们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现代化,不能崇洋媚外,仰人鼻息,而要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根据我们中国的国情,充分借鉴包括齐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学习包括西方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化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从而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齐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很多同学在认识和把握齐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时,往往存在着两种模糊的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齐文化是老古董,是过时的玩意,它与现代化毫无关联,纯属风马牛不相及;还有一部分同学觉得,包括齐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腐朽的和落后的,搞现代化就是要抛弃一切旧有的传统,就是要完全向西方先进国家特别是美国学习。应该说,这两种看法都过于偏激,失之片面。
第一种看法的错误在于割断时间的联惯性,静止的孤立的认识现象、分析问题,将古与今、传统的齐文化与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其实,人类的历史是一种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发展,昨天、今天、明天紧密相连;同理,现在是历史的延续,未来是现在的发展,历史、现在、未来也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动态的、有机的统一体。所以,齐文化与现代化不仅不是毫无关联,而且联系紧密;不仅不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是息息相通。一句话,现代化是建立在包括齐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如果说现代化是“高楼”,那么,齐文化就是“地基”之一;如果说现代化是“河流”,那么齐文化就是这条河流的一个“源头”。
第二种看法的错误在于眼睛只知向外而不知向内,只认外国人而不认祖宗。这种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缺乏民族自尊心、丧失民族自信力的表现。现代化不等于欧化,也不等于美化,更不能全盘西化。欧美的现代化是欧美人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人文传统建立起来的,他们有他们的基础和源头。而我们有我们的基础和源头,我们有我们的国情和人文传统。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他们的现代化中与我们国情相符,与我们的人文传统相和的东西,而决不可照搬照抄。我们的现代化要首先借鉴包括齐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祖先在各个领域内的非凡智慧和宝贵经验。试想,一个人家里明明有珍珠,他却花大价钱上外边去买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珍珠,这不是很愚蠢很可笑的事情么?总而言之,我们不应该对自己的祖先完全否定,而应该在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对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有效继承和利用。
(三)齐文化中蕴含着哪些现代因素?
实践证明,搞现代化全盘西化是行不通的。那么,一味的仿古摹古,把老祖宗的东西不加分析的全盘接受,对现代化建设就有利吗?答案同样也是否定的。任何事物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欧美西方的现代化是这样,齐文化也概莫能外。齐文化里有精华,有被历史证明是正确,是真理的东西,当然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有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冷静分析,仔细甄别,结合实际,为现实服务。粗略说来,齐文化作为一种先秦时期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地域文化,蕴含着这样一些现代因素:
一是从齐人创造齐文化的思维方式来看,其变革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多元性思维,务实性思维,智性思维非常突出,可以供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实践中加以研究和利用。
变革性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求新、求变、求活,敢于超越前人,敢于突破自我,敢于打破常规。齐国历史上三次重大改革都是变革性思维的产物。太公封齐时的“因其俗,简其礼”、“尊贤尚功”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举措,使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桓管称霸时的“相地而衰征”、均田分力、四民分业、几而不征等一系列系统而深刻的变革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业;威王时一改旧法,重赏严罚,开门纳谏,结果使齐国大治,威镇关东,号令天下,一举成为战国七雄之冠。可以说,正是齐人有强烈的变革意识,运用变革性思维方式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才使齐文化常变常新,使齐国成为泱泱大国,雄居东方。
开放性思维的突出特点是视野广阔,胸怀博大,大开大合,纵横捭阖。众所周知,齐国从太公开始就“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大搞开放型经济,到了管仲相齐时期,这种开放式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更大规模的发展。管仲不但积极的利用本国自然资源的优势,通过向梁、赵、宋等国出售食盐以赚取丰厚的利润,还“因人山海假之”,大做转口贸易从中牟利。甚至为“聚天下之财”,管仲竟创造性的构建起了颇具现代经济雏形的“吸引外资”模式,充分利用齐国优质的服务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使“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都纷纷到齐国来做生意。从而使临淄成为春秋时期全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使齐国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高度发达。齐人不但用开放性思维抓经济,而且在选人用人方面也很开放,常常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在先秦诸国中表现的独树一帜。国内各阶层的人士,甚至包括当时在别的国家身份低微的妇女,只要有才,均可以引起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予以重用。象出身寒门的田穰苴,身为赘婿的淳于髡,只是下级官吏的田单等,均能在齐国脱颖而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还有一些外国人如卫国人宁戚,陈国人田完,来到齐国后不但没有受到冷遇,而且还分别给与了一定的官职,使他们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齐国所用。《管子》牧民篇中说,不要因为不同姓氏,就对外姓人的经验不听取;不要因为不同乡,就对外乡人的经验不采用;不要因为不同国度,就对外国人的经验不照办。这三句话很鲜明的体现出齐人决不盲目排外,胸襟开阔,思维宽广的特点。
多元性思维的突出特点是兼容并蓄,注意吸收和容纳,决不固执己见,只执一端,搞绝对化,自以为然。这个特点在齐文化尤为明显。与其他诸侯国相比,齐国的经济、政治形式表现得更为多样化,更为全面丰富一些。别的国家经济上大多以农业为主,死抱着种粮食不放,唯有齐国“大农”、“大工”、“大商”,讲究农工商并举,协调发展;秦晋等国家治国多以严刑峻法为主,鲁国治国以礼义为主,唯有齐国二者都不偏废,既以德治国,又以法治国,隆礼尚法,德刑统一;在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或崇义,或尚利,都很一元化,只有齐国既坚持仁礼义,又高度重视物质利益,尊重人的物质需求;在思想领域内,别的国家大多严格控制,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唯有齐国敢广开言路,号召进谏,敢兴办稷下学宫,给知识分子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让知识分子不治而议论,并积极鼓励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由上述可知,齐人的多元性思维使社会环境保持了适度的宽松,营造了一种自由、活跃的氛围,从而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生命激情,从而使齐国富国强兵,为诸侯所羡敬。
务实性思维的特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周初封邦建国的时候,其他诸侯国特别是鲁国,是强行推行周礼,对占领区的土著进行“变其俗,革其礼”的,只有姜太公没有这样做,而是根据当时齐地东夷族势力庞大,文化传统深厚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方略,即充分尊重东夷族的文化传统,将当地风俗习惯和官方礼制“周礼”有效地整合起来,不搞一刀切,也不搞大动作。由于姜太公的治国方略顺民心,合民意,符合客观实际,所以齐国的局面很快稳定下来,仅一年姜太公就向周武王报了政。春秋初期,王室衰微,四夷交侵,不但中央政权得不到诸侯的充分尊重,而且中原的华夏族国家还经常遭受少数民族的侵略。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齐桓公很适时的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因而得到了诸侯国的一致相应。他通过召陵之会指责楚成王不贡包茅的举动,树立了“尊王”的典范;通过伐山戎救燕、存邢救卫等一系列行动,兴亡继绝,树立了“攘夷”的典范。因为齐桓公的口号符合实际,并有实际行动,因而使齐国在诸侯国中威望大增,成就了一番霸业。
智性思维的突出特点是讲究含蓄巧妙,讲究韬略智谋,讲究灵活机动,讲究方法技巧,决不盲动蛮干,决不直接显露。可以说,在智性思维方面,齐人在先秦时代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在齐文化肥沃的土壤中,曾经孕育了智谋家鼻祖姜太公、经略大家管仲、善于进谏和外交的晏婴、滑稽善辩的淳于髡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智多星;曾经产生了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管子》,人类兵学的圣典《孙子兵法》等一大批优秀的文化典籍;曾经出现了我国甚至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囊机构———稷下学宫。另外,象二桃杀三士的奇谋、淳于髡的隐语、邹忌的鼓琴论政、孙膑的围魏救赵、田单的火牛阵破敌等历史典故,无不凝聚着齐人的非凡才智,闪烁着智慧之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齐文化是一种崇尚改革开放、追求务实创新、主张以智取胜的先进文化。这些特点,与我们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如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有较多的吻合之处。我们完全可以把齐文化拿过来,结合现实,加以挖掘整合,扬弃改造,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是从齐文化中齐人所表现的人格精神方面来看,齐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社稷是主、生死利齐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意识,存亡继绝、扶危济困的仁爱观念等,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和现代价值,很值得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学习、效法、继承、弘扬。
在爱国主义精神方面,齐人表现的大气、刚烈、勇敢而坚决。特别是当齐国的利益受到损害、国家生死存亡之机,齐人更显示出舍身报国、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乐毅率五国联军攻齐,连下包括临淄在内的齐城七十余座,齐国危在旦夕。在这危急关头,义士王镯严辞拒绝敌人的千金,拒不投降,壮烈殉国;少年王孙贾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杀浞齿,迎襄王,为光复齐国立下头功;即墨守将田单忠肝义胆,以孤城抗击数倍于己的敌人,后大摆火牛阵巧破强敌,乘胜追击,一举收复齐国失地。正是因为有了王镯、王孙贾和田单这样的爱国志士前仆后继,陨身不恤,齐国才免遭亡国厄运。可见,齐人的爱国精神是齐国繁荣昌盛、长盛不衰的动力和源泉。
在民本意识方面,齐人表现得更为显著突出,从姜太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到管仲的“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从晏子的一心为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到稷下先生孟子“民为贵,君为轻”、“与民同乐”的光辉论断,无不渗透着爱民、惠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特别是贤相晏婴,不但积极劝谏景公减轻对人民的横征暴敛和残酷压迫,而且还身体力行,尽力而为,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齐国发生水灾,他奔走呼号,积极开展救助工作,并主动打开自家的粮仓赈济灾民:看见景公兴大台之役,置人民的饥寒交迫于不顾,他积极阻止并好言相劝,甚至当着国君的面潸然泣下,最终使国君放弃了工程,使人民安居乐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晏子之爱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政治家中是罕见的,他堪称是爱民的典范。
在仁爱精神方面,齐人做得要比其他地区的人做得实在、具体。现在一说到“仁”,大家就会立刻想到孔子的“仁者爱人”,想到孟子的“仁政”,其实,仁作为一种道德理念,早就古已有之。在古文中,仁和夷是一个字。仁是夷俗,是东夷部族从远古时代就坚持的道德传统和社会风尚。而东夷,就是齐地。因为齐地民风淳厚,品德高尚,有君子国之誉,连赞赏仁、提倡仁、将仁系统化学术化的孔子都想到夷来居住。在仁德方面,齐人不象其他国家的人那样,说说而已,空喊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去做,去行仁。齐桓公可谓是这样一位仁君。他帮助燕国击退山戎的侵略后,不但把夺回的财物和燕国国土系数交还给燕国,而且还把一百多里的齐地赏赐给了燕王;他帮助卫国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后,还积极主动的帮助卫国人重建国都,重立新君。管仲可谓是这样一位仁相。《管子》五辅中的六兴:“厚其生”、“输之以财”、“遗之以利”、“宽其政”、“匡其急”、“振其穷”等行之有效、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富民举措,简直就是“仁政”思想的具体实施方案:而“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赈困”|“接绝”的九惠之教则更具体、更详尽、更完备,几乎具备了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体系的雏形。可见,齐人的仁爱,是有言有行,名副其实的。
综上所述,齐文化中齐人的人格精神是高尚的、刚健的。时移世易,虽然国、民、人的概念在今天发生了变化,但齐人爱国、爱民、爱人的精神内核是不会变的,它们依旧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辉,有着永恒的价值。这就需要每一个渴望塑造完美自我的现代人,努力学习,认真借鉴。
(四)现代青少年应该怎样借鉴齐文化中的精华,并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实践?
1,增强历史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意识。
一部分青少年由于社会和年龄的原因,往往历史感匮乏,表现为普遍的漠视历史,普遍的忘记过去,这种现象令人焦虑和不安。为什么呢?一个人没有历史感,对祖国、民族、家乡的历史缺少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就必然导致对祖国、民族、家乡归属感的淡漠。而淡漠了祖国、民族、家乡,认为这些东西和自己毫无关系,又必然导致缺少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意识。所以,同学们借鉴齐文化,应用齐文化,首先应该大处着眼,把热爱齐文化,热爱历史,热爱民族,增强历史感放在首要的位置。否则,一切借鉴、应用都毫无意义。
2,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勤于动脑,多角度思考,真正把齐文化的精神和智慧吃透,融入生活,渗进血液。
很多同学在学习齐文化时,往往满足于对史实的掌握和机械记忆,以自己对齐文化知得多,记得准为荣。应该说,知是基础和前提,但仅仅“知“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多去思考一些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即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了“为什么”还不应算完,还要与当前社会联系起来,与自己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联想。只有通过这种“悟”,才能形成自己对齐文化的个性认识和独立见解,才谈得上深刻的、细致的借鉴和应用。否则,只知不思,只思不悟,齐文化就学死了,学呆了。
3,在运用齐文化的精华时,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考察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切忌“刻舟求剑”、“纸上谈兵”。
有的同学在学习齐文化后,有用的意识,想把齐文化的相关内容移植到自己的生活,这是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本无可厚非,但也有的同学往往急于求成,滥用错用,弄巧成拙不说,有时候还能带来负面影响。其实,齐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繁复庞杂。有些精神和智慧用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是正确的,拿到今天就有可能是错误;有些精神和智慧用在某个领域某个局部某个阶段是适宜的,见效的,换一换领域就有可能会出问题。比如齐国兵家的智谋和理论,用在军事上,或者与军事相仿的商业竞争、体育竞赛等斗争、对立的领域内,会取得效果,有一部分用在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方面,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有人将《孙子兵法》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灵丹妙药,那就大错特错,使自己滑向阴谋家、小人的范畴了。所以,全面的认识,清醒的把握齐文化,才能应用好齐文化。
7东夷文化概说
在了解和研究齐文化时,大多数人把齐文化的起始时间定在了太公封齐建国时期,即公元前1045年,并且认为齐文化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系统。其实,河有源,树有根,齐文化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从天而降、凭空出现的东西,而是建立在东夷文化、殷商文化、姬周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欲谈齐文化,必先了解东夷文化,特别是东夷地区的先齐文化。因东夷文化时代久远,古籍记载较少,学术界对此争论颇多,故拣几个简单的问题,约略说之。
(一)“东夷”指的是什么地区
“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经常出现,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指外周边的部族。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的意思。《王制》篇说:“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中也说:“夷,东方之人也。”更加明确了这种说法。我们知道夏商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中游地区,“东夷”既然在这个统治中心之外的东边,那么东夷就只能是以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了。
(二)东夷文化的发展阶段及主要成就
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
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人靠他们聪颖智慧的心灵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音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
(三)东夷族有哪些主要部落,它们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九种。在古代,九不是实指正正好好九个,而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庞大部族和部落联盟。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风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东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龙、蛇、凤、鸟、太阳为图腾,以鸟类图腾居多。
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
太昊,伏羲氏,风姓,以龙为图腾。据《白虎通》和《新语》道基记载,伏羲氏定人道,创八卦,并且还发明了五十弦的瑟和陶筼等乐器,设官分职,制礼作乐,进入文明社会。
蚩尤,姜姓,炎帝后裔,其部落有81个氏族组成。蚩尤时期,冶铜技术空前提高,制铜工具大量涌现。蚩尤用铜制作了大量的刀、戟、大弩等兵器,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据传说蚩尤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一举而兼国九,再举而并国十二。后在与黄帝的争战中,遭到惨败,死后葬在东平。再后来逐渐被神化,成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武神。
少昊,名质,又名金天氏,黄帝后裔,嬴姓。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其居住中心在曲阜,足迹遍及山东各地。少昊氏以凤鸟等各种鸟类为图腾,组织严密,设官分职,井然有序,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舜,古籍中称作虞舜,姚姓。《孟子》离娄说,舜生于诸冯,也就是今山东省诸城市。据传,舜亲率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由于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东夷族人口激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不但出现了城邑,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历法,创造了以《大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舜死后,把君位禅让给禹,因而舜也便成了后世儒家所歌颂的上古圣君
5. 牛 山
牛山,位于临淄区齐陵镇,其地理座标是东经118度20分,北纬36度47分,海拔174米。它南连重峦叠嶂的南部山区,北接宽广平坦的鲁北平原,兀立突出于山区与平原之间,显得格外巍峨秀丽。山上松柏吐翠,怪石嶙峋,山下淄河、女水萦绕东西,云气蒸腾,水波浩然,因其山明水秀,风光怡人,自春秋战国以来即久负盛名。为临淄八景之一,有“春回牛山雨蒙蒙”之句。
牛山传说得名于齐国始祖姜太公。周武王灭商之后,姜太公被封于齐地营丘。而营丘,当时又为占据胶东半岛的土著部落―――莱夷所觊觎许久。为了赶在当时实力强大的莱侯之前,抢占对营丘的控制权,姜太公马不停蹄,星夜兼程。由于是夜行军急行军,姜太公迷了路。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奇迹出现了。月光下不远处的一头神牛,自告奋勇为姜太公带路。这头神牛走啊走啊,一直把姜太公带到了淄河边,过了淄河,就是营丘了。还没等大喜过望的姜太公表示感谢,这头乐于助人的神牛突然消失了,变成了一座巍峨秀丽的山。姜太公为了感谢这头神牛,便把这座山命名为牛山。
牛山及其周围,有丰富的齐文化遗存、人文景观和许多脍炙人口、美丽动人的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牛山山顶的“景公流涕处”和位于牛山北麓的管仲墓。
景公流涕的故事见于《晏子春秋》,景公在牛山游玩时,北望齐都,触景生情,想到时光飞逝,人生短暂,自己不能永享荣华富贵,便悲从中来,嚎啕大哭。景公的佞臣艾孔和梁丘据一见景公大哭,也虚伪讨好似的跟着大哭起来。贤相晏婴见此情景,一方面对艾孔梁丘据的谄媚行为表示了极大地反感,另一方面告诫景公时间的流逝,生死的交替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如果贤明的太公桓公,勇武的灵公庄公都活着的话,也就没有你景公来当国君了。启发景公珍惜现在的君位,继承发扬祖先的事业,在有生之年有一番作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管仲墓在牛山北麓,墓高14米,东西34米,南北近14米。墓前立石碑两方,一方刻“管仲像”,一方刻“齐相管夷吾之墓”,并阴刻其简历。名相管仲曾辅佐齐桓公姜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完成春秋首霸伟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改革家。毛维驺曾慨叹:“幸脱当年车槛灾,一匡霸业为齐开。可怜三尺牛山土,千古长埋天下才”。目前,齐文化旅游开发重点项目——管仲纪念馆正在此动工兴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此地将成为全国著名、海内外游客云集的旅游胜地。
牛山以其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厚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游客来此感悟自然,怀古思今,嬉戏游玩。战国时期的孟子登临此山时曾发出过“牛山之木尝美矣”的赞叹;三国时期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的临淄侯曹植、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清代文坛的代表人物博山人赵执信都曾在登临此山后留下了赞美牛山,慨叹历史的兴亡和人生的荣辱悲欢的传世佳构。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的牛山庙会更是远近闻名,热闹非凡。在六天的会期里,人们或游春踏青,或秋日登高,或酬神祭祖,或买卖交易,熙熙攘攘,盛况空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关于齐文化的研究
- 下一篇:区域特色的载体地方志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