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风物—箍桶匠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现在很难在街面上找到箍桶匠的店铺了,在农村,一年也难得见到有箍桶匠走村串户。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农村中的老人,还在使用着木质的马桶、脚盆, 木质的米桶、水桶、果桶、被头桶。一旦使用坏了,却很难找到会修理的箍桶匠,人们竟不时怀念起箍桶匠来了。
箍桶匠又称圆作。它的制成品大多是圆形、椭圆形、长圆形的。与方作的木匠是不同的。所以,造屋是不张箍桶匠的。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家请了一个在本地很有名的箍桶匠,来为我将出嫁的姐姐做一套园作家具。这个师傅手艺好,为人随和,能请动到他是很不容易的。他 箍的东西,可以任你摔掼都不会散开来,用现在的话说叫做“破坏性试验”。
我们家当时提供的木料,都是上好的老杉木。他先予以断料,根据长短尺寸的不同,将木料一一断好。再用斧斩到接近要求的尺寸;而后再予以刨光。园作的刨与 方作的刨是有区别的。圆作有一长刨,约长80厘米,阔20厘米,将这一刨子反摆向上,匠人双手持木料在刨子上刨的。而方作是匠人用双手将刨子推着刨的。箍桶匠刨 好木料,用铅丝钻好孔眼,如要拼接,就用竹钉连起来,一般不用铁钉,以防生锈。有许多桶底是园形的,是箍桶匠用一园规形的东西在木板上划一圈,而后再用锯子沿线 锯成一个圆底或圆盖来。任何事情易学难精,真正要学像一个箍桶匠的手艺,大约要三五年的时间。要成为箍桶匠大师傅,少说也得一二十年的光景。当时在这位大师傅的 制作下,诸如:被头桶、脚桶、马桶、果桶、米桶、拗勺,立桶(放小孩的)……都一一制作成功了。以前洗脸用的面盆亦是木制的。
木头(即杉木)制品放东西不易变质,因其透气性好,或许人们在作出比较之后,是否会重新选择圆作制品。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吴地风物—小街小巷的裁缝店
- 下一篇:吴地风物—油布伞与钉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