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地名漫话—澄东米市数北(氵国)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北(氵国)的(氵国)字,在现代汉语中属于一个较为冷僻的字眼,在一些小型辞书和电脑中文 字库中往往难觅踪影。

为此,笔者特地查阅了部分大中型辞书。除《辞源》外,在《汉语大词典》、《汉 语大字典》、《康熙字典》、《辞海》中都查找到了这个字。标明出处“(氵国),古获切, 水名,见《广韵·入麦》”。有的还说出自《唐韵》、《字汇》。看来(氵国)是一条古 代河流的名称,它的命名至晚在唐宋时期,因为《唐韵》、《广韵》分别是在唐 宋时编纂的工具书。(氵国)的读音是古入声,可以推定这条河在戏剑烤乖谀睦镌?无从查考。

这个字除了用作地名外,几乎很少有人用它。但还是有人在用,现代四川籍作家 李?人在他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中,说水“流得的(氵国)(氵国)响”,(氵国)被用作了象声字。 江阴北(氵国)的命名,时间应在清代。早在唐宋时期,今北(氵国)镇域大部属东舜乡,当时 就有了村落北角墅,与相隔10里的南角墅分别为东舜乡的南北两端,所以以角相称。 明代建立了民众聚居并进行货物贸易的北角市。这一带地势低平,河渠纵横,原应 天河、东新河、谷渎港、南长河等水道交汇其间。古时由于水利设施不善,遇到雨 季,泄水不畅,竟成泽国。明北(氵国)赤岸人李诩在随笔《甲辰岁荒》中写道:“嘉靖 二十三年甲辰,春雨淋漓,二麦萎黄,十无二三。”“米麦之价腾贵,何不幸而亲 见之哉!”想来北(氵国)的得名,与水患有一定关系。

《东兴缪氏宗谱》卷三十七有清同治辛未(1871)秋缪敬持撰写的《北角志略》载:“邑之 东偏,地名北角,为水所潴。西自江阴,东之常熟,南通无锡,北由谷渎抵杨舍入 大江。四水汇于是居,人聚焉。”该文还说,最初,有朱刘二姓世居此地,后来 缪氏也迁居北角。宋元时有大可三四抱的银杏树一株。这里还建有太平、聚秀两 石桥。横港桥至北角一里路原是泥路,逢下雨十分泥泞。后新安潘充耀购石铺路, 行人称便,起名为潘公路。

北(氵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昔时所产的“上海白”粳米晶白香糯,曾经遐迩闻名。清 末民初到建国前后,北(氵国)有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南北货、棉布、百货、酒酱、药品 等商品集中在西街,米行米店有30多家,分别集中在东、南、北街。抗战前,北(氵国)集 镇就通了电,拥有米厂10多家。各米行门前陈放着米样,供人批发选购。苏北、上 海、安徽等地客商蜂拥而至,运米船只挤满码头,成交十分活跃,北(氵国)成为江阴东乡的粮食 集散地,这里“米码头”的规模,仅次于无锡三里桥,在苏南诸乡镇中首屈一指。

这一带民间还有练拳习武的乡俗,堪称江阴的“武术之乡”。晚清时北(氵国)人许太和, 就是一位有名的水乡镖师,曾任沪苏许多学校的武术老师,是国内南拳的著名代表。 1923年春出席上海第一次全国武术大会,张学良在他的拳击照片上题词。许太和后来著 有《南拳入门》一书。

北(氵国)风行一种具有水乡特色的船拳,属南拳的一种,进退起 落,纵跳窜打,动作迅猛有力,可以在船上进行。当地人还喜欢在船上操舞刀、枪、 棍、戟、钢叉等武术器械,壮体强身。

农历三月十七、十八是北(氵国)镇一年一度的民 间体育盛会。东清河里,客船停泊两边,十余艘“当船”披红挂彩,敲锣打鼓,摇 动橹把,由西向东中速行驶,水乡健儿登船劈拳弄刀,当众表演。后面有十几条昂 首翘尾的龙船,每条船上有两排青年挥臂划浆,在紧锣密鼓中穿行于“当船”之间, 犹如十余条蛟龙在水中翻腾。其时远近百姓扶老携幼,摩肩接踵,聚集在东清河两 岸和太平桥堍,争睹这一水上盛会。日寇侵华期间,划龙船停办。抗战胜利后的 1946年,北(氵国)划龙船恢复举行。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此后便偃旗息鼓,一 直没有举行过。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