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地名漫话—民俗礼淳长泾河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萧梁遗旧迹,高堰带孤坟。宰木依然在,台城杳不闻。猿声啼夜月,马鬣护寒云。 拜扫多贤胤,含悲向夕曛。”明人苏平来到江阴东南乡一隅的萧梁旧迹梁武堰,目睹此地台 城已废,高堰犹存,夕阳余晖里,人们在扫墓祭祖,不禁触景生情,吟下了这首沉 郁悲凉的《梁堰松楸》诗。

梁武堰位于今长泾集镇南四房桥西侧。南朝梁代,当地人民在这一带运石垒土,筑 起高堰,挡住西泾河水,以利灌溉,在堰内数百亩农田里耕耘收获。该堰坝为东西 走向,长16米,高6米,拦截西泾河水。上游四水汇集于龙集嘴,下游通向凤凰浜、 东清河。堰堤水位落差4米。堰堤东有下船坊,呈葫芦形,池底有青石板。后来, 梁武堰虽已湮没,但遗址尚存。明嘉靖和清道光《江阴县志》分别记载:“梁武堰 在七里村,相传为梁武帝(萧衍)所筑,长广丈余,居民不敢以畚锸犯之。”“堰下 有溪,前志所称龙集嘴者犹存。”

查阅和探究长泾历史,还可追溯到更早。由程国昶、邵灿纂修,成稿于清雍正十二 年(1734)的《泾里志》这样记载:“长泾江邑治地,古名东舜城。按《风土记》曰: 舜曾居此,故名。”舜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舜有庶子7人散处江南,其中一支生 活在澄东南一带,舜城的命名与之有关。

到了宋代,东舜城改称东城里。这里有南北两市:“南市在今四房桥,北市在今汤 村桥。南北相距数里,中间为长泾里,又名三泾里。当时这里有东西泾河,中间靠 一条小溪相连接,由于水道浅窄,不通舟楫。”

元代至治元年(1321),开始有人在泾河旁构建茅舍,并开垦荒地,这里逐渐发展成 为村落。明初太祖登基,号召农民垦荒屯田,栽种作物。成化元年(1465),习礼村 富民夏希明迁至泾里。他倜傥尚义,捐资开挖泾河,使水道贯通东西,形成了一条 东注东清河,北接应天河(现并入张家港),长达6.5公里的长泾河。

夏家的祖上叫夏万十,字石卿,汴梁(开封)人。夏家七世希明,率家从习礼里迁至 泾里,并在河上建造了一座石环大桥,起名兴顺桥。四方士民,渐来聚居,这里便 渐渐形成集市。与此同时,夏希明加工农具以利耕作,统一量具促进贸易,发放衣 食接济贫困,长泾集镇迅速发展起来。

明弘治年间,夏希明的嗣子夏良惠在西泾河营造庐舍,连亘数里,聚族而居。又在 兴顺桥东,建造了兴福桥,桥上盖一小亭,亭悬挂匾额“良惠世居”。稍后,里人 又建起了兴寿桥和兴隆桥。建市时,百姓大多住的是茅草屋,万历年间,官至佥都 御史、福闽巡抚的袁一骥出资,将茅草房普遍换成瓦房,然后酌情收取租金。万历 二年(1574),长泾集镇设南北两汛,各拨5名汛兵把守,维护地方治安。从此以后, 集镇日趋繁庶,俨然成为江阴东南一大市镇,人称“小苏州”。

长泾镇位于江阴东南,南境与锡山港下接界,河流曲绕,土地平旷。《泾里志》称: “长泾僻在江邑东鄙。南通金匮怀仁乡界,北抵砂山,东接顾山,西届祝塘,周 围四十余里。”这里的民风“俗务耕织,敦礼让,风气视西北诸乡为雅驯,视东南等处则较 朴愿”。

这里的地形,南对胶山(锡山境内)为案,北枕砂山为靠,东瞰顾山,西 连八字河口,明清时就是江阴与苏州之间的水陆交通要道。曾经有人把长泾镇的地势喻为一 条龙。市跨长泾河,分南北两街,河为龙身,南北巷弄俱为龙足。东巷门外跨街有 两口井,俱为龙眼。该龙首东尾西,直趋顾山。故老相传,长泾是仅次于华墅的东 乡第二镇。明初至今六百余年,长泾之地男耕女织,民风礼淳,忠臣高贤,代不乏 人。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