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地名漫话—八字洋口陆家桥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明清两代的江南地区,尤其是太湖流域及沿长江三角洲各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一 批批商业市镇应运而生。当时,“民聚而居,交易其所”称为市,“市大而形胜会 焉”则称镇,镇的规模大于市。据统计,明成化年间,江阴仅有6市,过了数十年至嘉靖年 间,就有11镇21市。到了清道光和宣统年间,江阴的镇分别达到36和42个。

古时江阴的市镇一般都是临水而建,除了需要生活用水外,还有舟楫运输的便利。 所以,一些镇名都与当地的河流或桥梁有关,陆桥镇也不例外,该镇以明代所建的一座石拱 桥而得名。

明天顺七年(1463),当地村民赵瞻民在应天河上造了一座小木桥。后来由于年久失 修,行人上桥一步三摇,很不安全。天启年间(1621-1627),地方富户陆观舍捐出 银钱,召集工匠,将桥址南移,新建了一座花岗石的环洞桥。桥身宽4米多,东西 各25级台阶,桥面呈梯形,桥身总长15米,结构谨严,呈现了古朴庄重的明代石桥 风格。时人称“陆观舍桥”。后来,干脆叫成陆家桥,简称陆桥。

清《光绪江阴县志》有这样的记载:“陆家桥(在)八字河口,金家桥南,又名陆观 舍桥。天顺间赵瞻民建。天启间陆琼易木以石。雍正元年玉子文、陆觐侯修。”由 于交通的便利,桥脚下便渐渐形成了市集。清韩《江阴城守纪》一文载入了一段陆桥 人抗清的事略。文中记叙清兵“分掠陆官舍桥,有徐玉杨者,富膂力,望清兵蜂拥而来,遂 匿桥洞中,见二卒引一将过。状甚伟,跃出登岸,均杀之。称将之首,重十八斤, 悬于树上。后兵多畏避,其树至今尚存”。到了20世纪80年代,陆桥镇开通了新河, 老桥作用不大,这座明代风格的石拱桥终于被拆除。

陆桥镇地处江阴的东南部,镇境北和东北为周庄、华士两镇,东南为新桥、长泾两 镇,西为长寿镇、祝塘镇,全境似三角形,面积25平方公里。镇境宋时分属清化、 西舜两乡,清初属华墅、祝塘两镇辖区。建国后分属陆桥、瓠岱、启长、祝南等乡, 后陆桥、瓠岱两乡合并为陆桥乡,今称陆桥镇。

追溯到宋末元初,风雨飘摇,战事频繁。有一缪姓宋代官员从汴梁南迁江阴,来到 陆家桥北面的瓠岱桥隐居。据《缪氏宗谱》记载,缪鉴为江阴缪氏一世祖。缪鉴好 读书吟诗。见到宋廷日益腐败,加上纷乱的时世,他对政治已不感兴趣,在佛老无 欲无为的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一种但求安适的人生哲学。因此,便退出仕途,在瓠 岱桥这一偏僻乡村生活,常常以诗酒自娱。缪鉴的诗很有功力,受到时人推崇。

缪鉴爱梅花,他在瓠岱桥的住处,自号梅花别墅。他的作品颇有情韵,如《端居》: “修竹垂杨映户栽,清风长送午阴来。门因好客时时扫,窗为看山面面开。此乐恐 于儿辈觉,长贫能免俗情猜。儒衣不似牛衣好,分付山妻放窄裁。”又如《春题》 诗:“江水漠漠水悠悠,望断春风燕子楼。书寄碧云千里雁,镜分明月半奁秋。来 时杨柳阴连陌,归路萃花雪满洲。遥想琐窗桃锦字,泪珠如粉冷银钩。”另有《围 棋》诗写奕者栩栩如生,笔下有神:“午香廉影静浮华,对面机心万里赊。夹骑倒 戈窥虎穴,乱乌横阵占鸥沙。当人不让争先着,袖手须饶老作家。欲访烂柯山下客, 洞深春染碧桃花。”

元代江阴诗人陆文圭对缪鉴的诗作评价甚高:“渡江初有诚斋(杨万里)、放翁(陆 游)、后村(刘克庄)三大家,江西诗派人物中,澄江人独无。噫,今有人矣,翁名 鉴,字君实。”缪鉴的诗被编成《苔石效颦集》一卷。可惜的是,诗集已在元至正 年间的兵祸中散失。后人张宣遍访缪家后代和当地故老,将外传的30多首诗收集起 来整理刻印,使之得以流传下来。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