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发展与清代状元的关系研究(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徽商,即徽州商人,一般指明清时代徽州府所属歙县、休宁、绩溪、黟县、祁门、婺源等六县经营商业的人。因隋唐年间曾在此置新安郡,故亦习称“新安商人”。从明代中期开始,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商品流通范围日益扩大,商人资本日趋活跃起来。当时,全国出现了多种商人集团,其中,以徽商和晋商的势力为最雄厚。明人谢肇淛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即山西。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百余年间,是徽商活动的鼎盛时期。关于徽商兴起的历史背景,史家的说法不尽一致,见仁见智。不过以下几点,是可以肯定的:(1)徽州是一个峰峦重叠的山区,人多田少,难以为业,许多人不得不外出经营工商业以谋生。谢肇淛说:“吴之新安,闽之福唐,地狭而人众。四民之业,无远不届,即遐陬穷发,人迹不到之处,往往有之。诚有不可解者,盖地狭则无田以自食,而人众则射利之途愈广故也。”[①]类似记载,比比皆是,这是徽州多商贾的主要原因。(2)徽州地区山林特产和手工业品丰富繁多,可与其他区互通有无,交换粮食布帛等,这就为商业贸易提供了物质条件。徽郡多山,盛产名茶;山林丛密,木材储量极大;陶土质优,专供景德镇烧瓷;漆器作工,亦属上乘。在传统的文房四宝中,徽州占纸、砚、墨三宝之冠,销售海内外。(3)徽州虽然万山萦绕,陆行不畅,但新安江、浙溪、绩溪等可通舟楫,与江浙等地往来十分便当。再者徽州地处江南经济发达地区附近,徽商可经营起各种商业,如典当、布、丝业等,以应需要。(4)封建官府的盐业政策,极大地扶植了徽州盐商势力的发展。明朝成化以后,中央政府改变“开中法”,把原来商人先输粮到边区,再换得食盐贩卖的方法,改为商人在产盐地区纳粮给盐,听其贩卖。于是,盐商大受其益。重要的产盐区——两淮、江浙,成为了盐商的聚集中心,新安商人首得其惠。由于上述几种原因,徽人经商蔚成风气。形成“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②]的局面。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滇、黔、闽、粤、秦、燕、晋、豫,贸迁无不至焉,淮、浙、楚、汉又其迩焉者矣,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③]徽商经营的项目,主要是茶、木、典当及盐业,“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质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④]
因此,江浙两省状元中凡祖籍在安徽者,便多出自徽州府,而且有经商的历史。如潘世恩,祖籍歙州,明末时六世祖潘仲兰迁于吴。五世祖潘景文曾以商籍隶浙江,至潘世恩祖父时又改籍吴县。[⑤]又如金德瑛,祖籍休宁,曾祖父章奇时,“见世衰乱,独弃书治生,侨寓常州,遂豪于财。百余年来,近属几千人,皆赖以养生送死,公(金德瑛)故有富名。”[⑥]等等。不过,徽商还具有两个根本性的特征,它与我们研究的科名盛事,关系极为密切。
第一,官商结合,互相结托。
在封建时代,商人结交官府,早已有之。明清时期的徽州商人,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在徽商之中,或本人拥有煌煌官衔,或父官子商或子官父商,或先做官后经商或先经商后做官的,或终身一介布衣,但与名门显宦交往密切。商人与官僚结合目的是为了受到国家的保护和获得种种封建的特权。特别是盐商,当时的盐业是由封建政府控制的,只有经过官方特许才能从事经营买卖。徽州的缙绅巨族之所以能“业鹾于淮南北”,便是官商互相结托的结果。由于徽商长期经商盐业,基本上统揽了两淮盐政。在两淮的八“总商”中,徽人就占了四名。总商是盐业界与政府打交道的代表,同时也是盐商内部的调解人与管事人,职务十分显要。许承尧曾说:“商居四民之末,徽俗殊不然。歙之业鹾于淮南北者,多缙绅巨族,其以急公议叙入仕者固多,而读书登第、入词垣跻 仕者,更未易卜数。且名贤才士,往往出于其间,则固商而兼士矣。”[⑦]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徽商发展与清代状元的关系研究(一)
- 下一篇:徽商—红顶商人胡雪岩启示录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