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实属安徽贵池(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由晚唐诗人杜牧(803-852年)所作的《清明》诗,堪称一绝。杏花村也因此声誉鹊起。
据悉全国有十多处杏花村,遍及江苏、安徽、湖北、山西等八省。仅以安徽来说,历史上曾有四处杏花村。究竟谁是杜牧《清明》诗指杏花村呢?地望之争古皆有之。时至现代,纷争又起。自1957年起,山西汾阳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杏花村汾阳说,后相继出现杏花村安徽贵池说、江苏南京说和湖北麻城说,各执一词,重开了《清明》诗吟杏花村归属何地之争。
杏花村地望之争属历史地理学、方志学和文学等社会科学范畴。亚里斯多德曾说过:“科学具有可证明的品质。”(1)因此,对历史文化的阐释、开掘与发挥应科学有度,不能随意诠释,更不能穿凿附会。但杜牧毕竟是1150年前的古人,那就只好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和古代各级方志来加以考证了。胡乔木曾说过:“地方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科学的资料。”(2)因为“地方志乃一方之全史”,它翔实地记载了各地的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疆域沿革、气候物候、名胜古迹和艺文杂记等各种乡土资料,参阅各级方志可以“补史之缺,参史之不足”。据我国方志目录介绍,上述四地均有明、清间的多种版本的《通志》、《府志》和《县志》,如果再参阅一些古籍文献,上述四地“杏花村”地望之争是可以考证清楚的。
一
1978年底,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刘集贤、文景明合著的《杏花村里酒如泉》一书,是部山西汾酒史话。据该书介绍,汾酒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1916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汾酒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章。从此,汾酒香飘万里,誉满全球。如果从北齐成帝高湛(561-565年)时的“汾清”算起,到晚唐杜牧作《清明》诗,在时间上相距300年左右,两者并无必然的联系。但该书硬要把“汾酒”和杜牧《清明》诗指的杏花村联系起来。该书中列有《从“牧童遥指”说起》和《〈清明〉诗说》等二节,从历史、地理、文学和自然气候等方面作出推断:“杜牧《清明》诗所吟咏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汾阳杏花村。”(3)
确认杜牧《清明》诗吟杏花村在山西汾阳,必须具备三个前提。即:杜牧必须到过汾阳;汾阳必须有杏花村;汾阳必须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该书曾7处引用古《山西通志》和16处引用清乾隆、光绪年间的两部《汾阳县志》上的材料来证实、说明相关问题。应当说,明代成化年间由胡谧编修的“《山西通志》记载的内容比较全面翔实,保存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4)清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方志史上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戴震编纂的《汾阳县志》,重于考据,义例精严、文辞雅驯。这两部志书均受方志学界的称赞。如果前述三个必备前提确实存在,这两部志书上一定有记载的。而《杏花村里酒如泉》书中所引志书中的材料,均回避了上述三个必备前提,可见杜牧没有涉足山西、春游汾阳杏花村,没有在此作《清明》诗。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徽州文化世家的形成及其特征
- 下一篇:乡土中国徽州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