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与聊斋学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齐文化是进步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是指周朝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化。公元的11世纪初,姜太公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兴周灭纣,因首功得封齐地,都营丘(今临淄),建立齐国,以尊贤尚功,富民强国为述国之本,历经姜齐桓公,任用贤相管仲,襄公之乱,反太公之正,修善政,任人唯贤,尊周王,攘夷狄,兴灭国,继绝世,招揽天下士,九合诸候,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姜齐庄公时,任晏婴为相,晏婴行廉政爱民政治,田齐桓公大兴办学之风,建立稷下学宫,田齐威、宜,诸子百家,云集临淄开展百家争鸣,直到公元前221年,共800年,建立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第一座丰碑。
齐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厚的底蕴,对后世影响很深。齐文化显著特点:重视经济,务功尚利。太公辅佐国文王,武王首先推行富民政策,他说,不富民便无仁政。他以务实尚功,通货积财,开源节流为方针。太公建立齐国,以大农、大工、大商为三宝,富民强国就是重视经济发展,《史记·货殖传》"故太公望封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通渔,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辏。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抉望朝焉,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宜。"太公初封齐,齐地多盐碱,人烟稀少,贫穷落后,太公不为地理环境恶劣所吓倒,而劝妇女纺织刺绣,开展家庭手工业,又倡导开发渔盐之利,将鱼盐冠带衣履运销各国各地,聚天下财,利天下人。于是各国各地人民纷纷之流归齐国,太公把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齐国很快就强来,以后中兴之君,拨其乱反太公之正,齐国一直延续八百年。
在政治上,齐国也是开发型,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太公初封齐,周公初鲁,二人治国方略不同,后果也异,太公:"先举任疏远,后选用亲近;先符合国家利益,后顾及私爱。"尊重贤能,将励有功人士,这是一条任人唯贤的路线,而周公正鲁奉行"尊所尊、亲所亲",即权位保持世袭,显然这是一条任人唯亲的路线。太公之后,姜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派官吏出使各国,广招人才。田齐时代,重用商人范蠡子贡,使姜齐时代平稳过渡到田齐时代,田齐桓公创办稷下学宫。招收天才学士,威、宜时期,招揽天下诸子百家,开展百家争鸣,齐国一直是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鲁国一直是弱小国家。
蒲松龄家乡是淄川,距临淄很近,他曾多次去临淄游览采访。《聊斋志异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欲,……",是年蒲松龄29岁,他这位表兄是临淄齐都镇刘家庄,原名三里村,距县衙三里而得名,这一带是举世闻名的稷下学宫遗址。可见蒲松龄对古代齐都和齐文化见有较深了解,也受到春影响。在他的著作中表现出对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聊斋学》中比较重视经济。他十分重视农业和农业生产,他七十二岁时写过一首《岁暮》诗"苦闲拈秃笔,拨闷检农书"。他一生整理编纂前人农业著:15多种,形成系列丛:恬:《日用俗字》是农业服务,也是丛书导言,《农桑经》中心著作,介绍北方主要农作物及种植方法和种桑养蚕知识,《家政外编》介绍关于种树种菜和家畜、家禽饲养知识,《现象玩占》气象之书。在《聊斋志异》中他提倡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如《小二》篇写琉璃厂规模达到数人,产品"棋灯幻采,诸肆莫能及","金指数百元冗口"。《黄英》篇他主张农业商品化,反对种花只为个人消遣,主张"以东篱为市井",种花贩花,发财致富,他鼓励读书士子,弃学经商,"数卷书,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吾儿可继父贾"《罗刹海市》。他动员女刁女参加商业活动。如老年妇女《刘夫人》中刘夫人,《王成》篇中狐祖母。中年妇女,如《农妇》篇:邑西有磁窑坞有农妇,勇健如男子,为乡中搏难解纷。与夫异县而居。夫家高苑,距捅百余里,偶一来,信宿便去。妇自赴颜山贩陶器为业。有赢余,则施丐者。一夕,与邻妇语忽起曰:"腹少徽痛、想孽障欲寓身也"。遂去。天明,往探之,则见其肩荷酿酒巨瓮二,方将入门,随其至室,则有婴儿绷卧。骇向之,盏娩后负重百里矣。"蒲松龄高度赞扬这位巾帼英雄,她不依赖丈夫,独立生活,贩陶器为业,人格高尚,心地善良,意志坚强,吃苦耐劳,不象人们所说,无商不好,蒲松龄反对重农抑商。应滚给商人应有的社会地位,对商人的悲欢离合寄予无限同情。如《聊斋志异》中的《大奸》商人因终年在外,致供不能过正常夫妻生活,最终导致妻死夫亡,《贾八》篇商人在外经商,其妻在受人欺凌,摧残致死。他还总结出许多经商经验"宜急勿缓,宜勤勿懒"(《王成》)。在商贸交易中要"平准"反对官商垄断盐业,赞成小商贩买"私盐"(《五十》)。反映变化中的经济现象,《柳生》:"女持逾于男子,择醇笃授以赀本,而均其息……数年夥商盈百,家效十巨万矣。"从中可看出当时产业货车已开始分化,商业赀本已开始从产业赀本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商业银行的雏形。蒲松龄发扬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提倡家庭手工业,《红玉》篇:红玉"出金治织具"《青梅》"梅又以刺绣作业,售且速,贾人候门以购,唯恐费得,得赀(资)稍可御穷"。《绩女》一位少女,无亲无故。上无片瓦,无立锥之地,税屋而居,怀纺织绝技,"视所绩,匀细生光,织为布,晶莹如锦,价较常三倍"。过着富裕生活。
在政治上蒲松龄主张清明政治,在《聊斋志异》中他塑造了许多清官廉吏,特别一提,他除用文艺形式,塑造清官形象外,还在《鹤轩笔札》一书中,用行政公文塑造了孙蕙清官廉吏形象,孙蕙实有其人,孙在江苏宝应任知县,蒲松龄作其幕宾,《鹤轩笔札》是蒲松龄代孙蕙起草的公文结集使其清明政治主张,更现实,真实,令人信服。
过去人们研究聊斋文化,不谈聊斋文化的经济观点,许多文学史和专著忽视这个问题,其实经济问题是聊斋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希望人们注意这个问题,重视其研究,有些学者早些时间已开始这方面研究。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稷下渊源
- 下一篇:齐文化完美解说者古都临淄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