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人物春秋—灵秀江南多状元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自清顺治三年(1646)开科取士,至光绪三十年(1904)其间258年内,共产生进士科状元114名,如加上博学宏词、经济特科状元4名,共118名状元。其中江苏籍的有51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43%。

这些江苏状元,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吴地,其中吴县牗包括当时的长洲县牘有状元17名、常熟6名、武进5名、无锡3名……共46名。

为何江南吴地能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产生这么多的状元?这要追溯到清初开科取士的缘由。

顺治二年五月,清兵攻占南京。明福王政权虽然覆灭,但江南人民反抗夷族的斗争并没有停息。清统治者为稳定江南的局势,在采取武力镇压的同时,又利用“开科”取士来笼络人心。这年秋,清世祖采纳大臣范文程建议,沿用明王朝科举取士制度,正式颁诏,举行科举考试。一些曾声言不与清廷合作的书生,挡不住科举的诱惑,纷纷屈节,报名应试。

当时,江南经济比较富饶繁荣,教育发达,人才辈出。清世祖便选江南吴地作为“突破口”,于顺治四年、九年先后选取武进的吕宫、无锡的邹忠倚为状元。可是这两位吴地状元的选取,仍没达到“平息”的目的。

清世祖并不气馁,通过总结,又于顺治十—年选取昆山徐元文为状元,并在其身上大做文章,恩赐冠带蟒服裘靴晋见……一时间,在诸生学子中产生轰动效应,这不能不说是顺治帝的“文治”之功。

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顺治帝又一连选取江苏溧阳马世俊、浙扛归安严我斯为状元。可是其壮志未酬,便离世而去。继承人康熙帝与其父一样,具有远见,他承袭父志,继续推行“以汉治汉”路线,又一连几科选取江苏吴县缪彤、浙江蔡启尊等为状元,对他们充分信任,并委以重任。由于“皇恩浩荡”,这些人自然感激涕零,从而使民族矛盾得以缓和。这些江、浙状元,因地域、习俗等因素,更为了自身利益,便相互支持,在朝中形成一股势力,所产生的影响自然也就更加深远。

国子监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康熙帝深知这一点。为表示对徐元文的信宠,便提升他为国子监祭酒牗最高学府校长牘。这样,徐元文便掌握了选拔人才的大权。一时江、浙两地的书生便纷纷赴试。康熙三十四年,江、浙两地前去应试的书生更多,一时朝野震动。

江、浙两地,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吴地书生,由于前有榜样,感到前程似锦,无疑增强了读书的积极性,从客观上为发展教育多出状元创造了良好条件。

历史上,江南吴地唐代设州学,宋代设县学,明代起在城乡建大书院,但远没有清朝中期那样普及。那时,“书院有官办,或官办民助,也有士绅创办或集资私办的”。武进、无锡、常熟、吴县等地还自筹经费,在公众场所设私塾,教授平民子弟,俗称“义学”。明清时,无锡有东林书院,宜兴有东坡书院,常熟有文学书院……江南吴地学塾盛行,书院普及城乡,其人文郁盛,得助于教育事业的发达。

在当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干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已在江南吴地深入人心,这使科举考试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在中原人独占科举优势的唐代,吴地也出了一批状元,如苏州有归仁泽和归黯父子状元,归佾和归系兄弟状元;宋代,江南吴地出了武进霍端友、宜兴佘中、无锡蒋重珍等8名状元;在明代,又出了吴县施、昆山顾鼎臣、无锡孙继皋等12名状元,可见清代江南吴地状元之盛乃是源远流长。

吴地状元显名者尤多,如抗金名将、宋庆元二年武状元常熟周虎;文武兼备的宋嘉定七年武状元刘必方;有著名书法家、明成化八年状元吴宽;代皇三月的明弘治十八年状元顾鼎臣;太平宰相、世称长者的明嘉靖四十一年状元申时行;东林魁首、明天启二年状元文震孟;盛世贤相、文学家陆肯堂;康熙三十九年状元常熟汪绎;乾隆五十五年状元石蕴玉;《全唐诗》总裁彭定求;乾隆名儒重臣毕沅;乾隆四十六年连中“三元”的钱;“四朝元老”潘世恩;金石学家、道光三十年太仓陆增祥;外交家、史学家汉钧;末代皇帝师傅陆润庠;还有集政治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的两朝帝师、咸丰六年常熟状元翁同和……他们各领风骚,名重一时,彪炳史册。江南吴地科举有这么多的楷模,便使盛出状元有了深厚的沃壤。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