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吴地风物—油盏头与火油灯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什么叫油盏头?油盏头,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无锡农村非常流行的,晚上照明用的豆油灯。

这种灯,看来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典作品《儒林外史》里已经有了记载。放豆油的那只器具,由饭碗那么大小,形似烧菜用的铁锅,旁边有一小条并不明显的偏 状捏手炳。器具是用生铁浇铸的。小锅下面有只配套的座子,并附有手柄,是宜兴陶器。我家里用的那只油盏头,听父亲讲,是祖辈传下来的。小锅表层全是油污,陶器座 全是灰污、灰尘与油污变成黑沉沉的了。

用小刀刮掉一块,露出暗绿色的陶器来。

油盏头内,一般放半小锅豆油,二根灯草。晚上不做什么大事,点一根,要做点啥事情,点二根。如果要写买卖田地的契约,就要点三根灯草了。记得童年时代(1930年出生于无锡县八士镇大陈巷村),一家五六个人吃晚饭时,八仙桌中间放只油盏头,点一根灯草。油盏头旁放一大碗自家腌的水盐菜。

在黑洞洞的夜里,只有八仙桌上有一点光亮。大家吃的是稀粥,菜是一碗“独脚菜”。啥人的粥吃完了,要到里面锅里去添,就要把油盏头带进去,其他人只得在暗里瞎 吃。一旦遇到大风天气,进去添粥时就要两个人,一个人一手拿灯,一手遮住风,保护油盏头上的火苗,另一个人添粥。

晚饭吃好后,懂事的大孩子协助母亲料理桌子,把油盏头和空碗拿进去,让母亲洗碗洗锅。灶头上的事情结束后,母亲就拿汤罐水给孩子们洗脸、洗脚。然后叫孩 子全部上床,而母亲借这只油盏头的微微亮光,给孩子们缝补衣服、纳鞋底(也叫扎鞋底),天天做到深夜。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以后,点油盏头的农民逐渐减少,多数人家点火油灯了(也有人叫煤油灯)。

火油灯,是白铁匠师傅制作后出售的,上面是一根筷梗粗细,一寸余长的铁皮管子作灯管,连接在一块圆铅皮上(圆铅皮直径约三厘米)这就成了灯头。灯头搁在 玻璃瓶口上,瓶子固定在铅皮座架上,并附有手柄。瓶内装火油,灯管内装一条纱带,火油灯就成了。火油灯的亮度,超过油盏头,而且方便、安全。每到晚上,孩子们可 以在火油灯旁读书、写字,女人可以缝补衣服、扎鞋底。

全国解放后,无锡县农村的情况大有好转,点火油灯的农民逐步减少,条件略好一些的农民就点起美孚灯了。(也用火油,比原来火油灯大一倍左右,另加玻璃 罩,亮度近乎今日的25支光灯)那时,农民迫切盼望农村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改革开放以后,无锡各镇各村全部通了电灯线、电话线,通了公路,开通运河, 已经大大超过了当年的祈望,今日已是:花园别墅,家电世界,摩托轿车……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