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风物—敲排夫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说起“敲排夫”这名字,可能多数无锡人没有听说过,就算年长的老无锡也不一定说得出所以然。
在无锡的吴文化公园的展窗中有无锡泗堡桥的造船业,但没有敲排夫的情景。泗堡桥的造船业是无锡历史悠久的行业,五十岁以上的无锡人都能知道些,泗堡桥造船主要是造农船,一号头、二号头以罱泥为主,机船用于抽水灌溉为主。这些船对当年无锡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无锡米市起了推动作用。
“敲排夫”是捻工的一项工作,其场面壮观:将一条七八十吨的“西章”船复在地面上,船底朝天,在船底上面由南到北一字排列二、三十个捻工,由一人指挥,敲打出宏伟的声音,此声可与“伏尔加”船夫的号子媲美。具体敲法是,由指挥在船底上钉一只大铁耙钉,由他敲一记,发出声音“噔”,紧接着捻工就捻一凿子麻丝,嵌进缝中,同时发出几十人一致的“嗒”声,就这样连续发出了“噔嗒噔、噔嗒噔、噔噔嗒嗒、嗒嗒噔噔、噔嗒噔、……”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曲美妙的劳动号子,这就是造船工人的“敲排夫”,可称为吴文化的一绝。
随着木船被逐渐淘汰,这一绝已不复存在,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我想会敲排夫的人现还有健在的,把它的声音通过录音录像记载下来,可保存这一吴文化的绝唱。
无锡的造船业比其它行业如纺织业等要早几百年。当初在无锡只能是“杨、蒋、鲁、徐”四姓可造船,余者都是非法的,据说由鲁班先师封定的。解放后打破了这个界限,无锡的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且带动了杭州、镇江、江阴等地的造船业的发展。在解放初期,这些地方都到无锡来请造船师傅。
无锡要发展成特大城市,我以为可以在船文化上做足文章,发展造船业,造各种类型的游船。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