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旅—走进“文化无锡”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金这一历史大关后,“仓廪实而知礼节”,“文化”便必然地、越来越近地走向无锡人。
或许经济的发达一度掩盖了文化的灿烂,但我们否认“无锡没有文化”之说。先睹日前受到省内专家高度赞扬的“十一五”无锡文化发展战略,记者感受到经济与文化交相辉映的璀璨,下一个五年规划打造的将是现代、发达的“文化无锡”。
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楼群中,将有更多的“文化门庭”让百姓出入当市图书馆的大楼最初崛起于太湖南广场,并成为最显眼的建筑时,这多多少少在无锡人心目中荡起了一些涟漪。然而,比之层出不穷的新楼,人们还是遗憾,有多少“门庭”可以让市民自由出入,并从中汲取文化的养分?
弥补遗憾的端倪已经显现。早前,将免费向市民开放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已经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立项,这个政府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项目有望在明年出现在古运河畔的茂新面粉厂原址,无锡悠久的民族工商历史脉络可以在这里被还原、定格与传承。
事实上,城市建设的大规划早已圈出了文化设施的位置。在“十一五”文化战略中,10万平方米的太湖艺术中心、35000平方米的新博物馆和7000平方米的无锡美术馆,都已排上了建设日程表,仅此三大文化项目投资概算就达14亿元。此外,小娄巷历史名人园、侯桐少宰弟、陆定一故居、惠山祠堂群、大众娱乐中心、和平影城改造等总共15个项目被纳入了“十一五”建设规划。
文化的覆盖网络还会更广地延伸到城郊乡村。至“十一五”期末,各乡镇、社区都可以看到高标准建设的文化站、图书室。
当年一场露天电影会让人终身难忘,多少人渴盼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当年一场露天电影,数十年后还会被人津津乐道。而今,除了卡拉OK和喧闹的酒吧,文化市场的萧条始终是这座经济发达城市的隐痛。
我们已经有了大会堂、有了国际一流的体育中心,我们还将有更多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但我们缺少可以“灌装”进这些载体的内容。
“十一五”为无锡寻找丰富的文化内容:到“十一五”末,全市每年要引进国内外高雅文艺演出50场,积极鼓励扶持文化经纪和代理,建成有影响的经纪机构3至5个。无锡的名人、名居、名街、名园、名迹也将不再沉寂,通过打造历史人文景观、人文旅游新干线,形成市区文化旅游二日游的容量,以此形成文旅结合的全新格局。
市民文化娱乐将更加丰富多彩。到2010年,通过现代市场组织形式和营销方法,我市将形成满足全市、辐射周边的文化娱乐产业群体,全市文化消费增长幅度超过全市社会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电影放映业启动升级换代的步伐,借助社会力量,和平影城、大众剧院将高起点重新改造。
老祖宗留下的丰盛文化遗产,就是“文化无锡”的宝贵底蕴“文化沙漠”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但我们庆幸,老祖宗留下的丰盛文化遗产,足以让无锡傲然于文化之林,这也将成为我们打造“文化无锡”的丰厚底气与强大资本。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被写进了五年规划。我们看到,文化战略研究中清楚地写着“以吴文化为主线,以民族工商业为重点,以江南水乡、古运河为背景,以名人、名居、名园、名建筑等为主要内容,抢救、挖掘、保护、利用一批历史文化资源,逐步走出一条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滚动发展的新路子”这样的字句。“十一五”末期,无锡要建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记者了解到,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市区各级文保单位完好率必须达到95%以上,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锡绣、竹刻等都将申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展开抢救保护。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逐步修复惠山古镇、荣巷古镇、南长街清名桥等一批历史街区,以及无锡商会旧址、中国银行旧址、锡金钱丝两业会所旧址等一批民族工商业文物。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文化行旅—独访二泉月
- 下一篇:文化行旅—评弹与集邮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