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感受虎跳峡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小菜虫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我的感觉中,虎跳峡似乎很遥远,其实,也就是离丽江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而已.去哪只前曾经听说的虎跳峡,是一些零碎的片断,带着几分传奇与神秘.总想亲自去虎跳峡一次,把这些支破碎的片断拼凑起来。

初三带着对丽江的失望,踏上了开往大具的班车.还算顺利,下午四点多钟到达大具.这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镇,金沙江从它面前静静的流过,黑瓦白墙的民居散落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静,安静得要让人窒息.有那一刻我甚至怀疑它是否有生命的存在.行走在被碧绿的农田和金黄色的油菜花所装饰的路上,我恍惚梦中.跟丽江相比大具显得更陈旧和简朴,少了那道眩目的光环反而使它逃脱了世俗的冲击.离开大具时让我生出一个”世外桃源”的念头,一颗受伤的心在这得到了慰藉。

从渡口过金沙江,就进入了虎跳峡.从地图上看,金沙江从石鼓突然北流约四十公里后,在中甸的桥头镇闯入了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大山的挤夹使这里形成了一条约三十公里长的大峡谷.它的地貌呈”V”形,金沙江就在底部奔流而过。江的一面是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这一侧山体陡峭,几乎是绝壁;另一面是海拔5386米的哈巴雪山,这一侧山坡稍缓,一条碎石公路横穿全峡.关于虎跳峡,我听说过夏山泉和玛佳的异国情缘,”山白脸”的厚道与质朴以及HALFWAY的天下第一厕,地震留下的滑石板,但真正要去面对却感到一丝陌生.下船后就到了哈巴雪山一侧,走”之”字山道爬上一道山梁,沿一宽阔的碎石公路很快就到了核桃园.这是一个位于下虎跳和中虎跳之间的小村庄,只有”山白脸”和”山泉”两家客栈.两家客栈感觉差不多,只是可能玛佳的原故,”山泉”更能被外国游客所接受.晚上我们就住在了这看得见星星,听得到涛声的地方.初识虎跳,没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只觉得水流不算太急,一个个不规则的旋涡却很漂亮。

从核桃园有一小道可直通到峡底,贴着金沙江而行到中虎跳,这一段是”峡景”的精华.在峡底抬头看两边的山,那是真正需要把头抬举起来的感觉.在峡谷底行走,一边是咆啸的江水,一边是冰冷的岩壁,让人感到孤独和恐惧.大自然在这尽情的给你展示了一种无可抗拒的英雄气慨,让你觉得它永不会被征服.我有个朋友登上过不少的山峰,可我从来就没听他说出过征服一词.我想此时我的感受应同他一样吧,我们要学的是如何同大自然和蔼相处.,利用它远比去征服它更能使我们受益.从峡底上到TINA走高路到HALFWAY,这一段又是”山景”的精髓.在如诗的风光中行走,一条红色的小箭头总是及时的出现在你的眼前,这也算是哈巴一景吧.从TINA出发顺着小箭头两个小时左右可到HALFWAY,它是一家小客栈.店主姓冯,四川人氏,中年,风趣幽默,就象是一个邻家的大哥哥.在HALFWAY你不会不去两个地方,一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厕".怀着好奇推开厕门,不尽哑然失笑,原来如此......(不写出来是为了给还没去虎跳的朋友,留下个想象的空间);另一个就是它的小露台,要瓶啤酒邀上好友和着阳光和风,面对玉龙十三峰陡峭的山壁和奔腾的金沙江,天南地北的一阵乱侃,好不惬意.在这天我把心丢在了HALFWAY。

第二天从HALFWAY出来,走到白石滩分路.想去看上虎跳石的朋友就可下到公路,走行半小时就到;走高路的朋友经二十八道拐到桥头,完成整个虎跳的穿越。

走了一趟虎跳峡,对它的感受变得实在起来.在中虎跳的江边,我感觉到了最强烈的震憾,于是会去想人与自然之间种种微妙的关系,会去试着用另一种眼光去看这个原本以为看懂的世界。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