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

在儒家文化与乡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我不是专门研究儒家文化的专家学者,与到会的专家们在学术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是一个儒家思想文化虔诚的崇拜者,身体力行的儒家思想实践者,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受惠者,创业十几年来依靠对儒家思想的坚定信仰,我领导的大午农牧集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96年跻身全国民营500强,现在拥有上亿元固定资产,年产值过亿元。回首走过的艰难历程,面对今天取得的成绩,使我对祖先遗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儒家思想文化由衷地敬仰和崇拜。我仅就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和思考整理出几个粗浅的观点,请专家们指正。

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与“习而时学之不亦乐乎”。

按我的体会,我是经过选择的,对于儒、佛、道和×的理论我都探求过,最后我认定了儒家思想,而不是我先学了儒家思想然后照着做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好比是学了以后照着实践,跟那个理论一对号,感觉真好,真愉快。就像一个人不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当一个老师告诉他,孩子你往东走,太阳就从那个地方升起,他按着去做了,发现太阳真从那里升起,他感到老师教导得真好,真对,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悦。“习而时学之”是没人教他,他就往东走,他发现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一次感受,第二天他又往东走,发现太阳还是从那个地方升起来,回来找理论根据,发现书上就有:太阳从东方升起,他心里也是一种喜悦。我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父亲,天天在这拣垃圾,给他钱也不要。他拣的垃圾一个月卖一千多块钱,他给5个孙子每人200元,每个月还要请我们弟兄、媳女们上餐厅吃饭,我们吃父亲拣垃圾的钱。他现在82岁了,背很驼了,每天在集团里拣垃圾。我在想他这是一种什么行为?我明白了,这是他“耕读传家”的精神。有人问我将来继承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根本就不担心,不用说我们弟兄三个,他这几个孙子都受了这种感染。当然作为我父亲来说,他不可能知道儒家是什么,但是他的行为全是按孔子总结的那些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去做的。孔子的思想文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游列国所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他创造出来的。所以我这个家庭我很自信,因为我的两个儿子不仅学业有成,而且特别孝,他不仅看我怎么做的,他看他爷爷奶奶,看他的母亲怎么做的。我那敬儒祠有副对联:地荒存天理,教(儒)疏润人心。就是儒家的思想文化虽然宣传得少,但深入人心,只要稍加总结很多农村就存在着这种美好的东西就可以发扬光大。这几千年来,没有哪一个人能超过孔子孟子对这美好的品行所做的更好的总结,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和为贵”。

好多人说儒家讲“和”,不讲阶级斗争,把“和”认为是阻挠社会进步的。我不这样认为,这种“和”不是屈膝投降之和,不是“巧言令色”之和,谁是“巧言令色”之徒?就是和申那种人,是这种人造成的社会腐败,我们怎么能归罪于儒家的”和为贵”?真正的儒家是康乾盛世时期周培公、姚启圣,清末的曾国藩,包括解放后铮铮铁骨的梁漱溟。三军可以夺帅,匹天不可以夺志,这是儒家的“和”。我曾与政府机关多次打官司,运用法律的武器开拓企业合理的环境,目的不是把他整倒。一位教授说让我递“呈子”,我说不可行。因为歪门邪道有两种,一种是坑蒙拐骗,巧取豪夺,再一种就是政治上的歪门邪道。决不能倚靠上边某个领导批个条子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怎么办?就是求“和”,求“和”就是把对方压到谈判桌上来,以理服人,“法”是手段,重在以理服人。我们集团打这么多行政官司,都是为了讲理,为了求和,都是为了想办法把“婆婆”拉到谈判桌上来,在平等的基础上谈判;而不是通过上级的领导,把下级的领导调离、整倒。我这样都走通了。如果我换一种方式,今天把这个整倒,明天把那个书记换掉,一个是私仇不可解,二是像报上报道的那个吕净一,你根本就无法立足于这个人群。尽管许多人对我说三道四,但我没有私仇。以求和为目的,以法律为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以理服人。所以我认为儒家的中庸之道是立身之道,也是企业立身之道,就看你怎么理解。我们把一些落后的东西都认为是儒家造成的,太不公平,包括五四运动。我对北大教授张祥龙说,北大发起“打倒孔家店”,是革命的需要,暴动的需要,并不是真正地从理性上分析了,他批的是吃人的假仁、假义,儒家可不是提倡假仁、假义、假善良,是真仁、真义、真善良,难道说我们搞革命就要把真仁、真义、真善良批斗了么?我们继承奉行的是那种真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巧言令色之徒绝不是儒家文化造就出来的。

第三,关于“精华说”。

有人说继承儒家文化要继承精华的东西,我有不同的意见。可能在座的都读过《圣经》,我第一次读《圣经》的时候根本就读不进去,觉得它杂乱无章,得不到什么启示,第二次抽象地看明白了,它主要是告诉人们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人要敬畏上帝,要行善事,否则要招致神的惩罚。但它里边写了许多如何造屋,如何打井,如何修门,有多少东西能够算作精华呢?要跟《论语》比起来,怎么能比?要说《论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对的,何必去挑拣什么精华呢?有些话也要看当时的背景,比如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个时候小孩很难养活,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成活串非常之高,那时作为那个环境一个家族首先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有些观点也得历史地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我的意思是,儒家文化就是精华,不要钻那个“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他有他的背景。那么多人信×,谁去追究《圣经》中的那些糟粕的东西?人家就是信奉三尺头上有神灵,不敢作假证,不敢说假话。那部《圣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够懂多少?我觉得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缺少西方人那种虔诚,甚至可以说很不恭敬,动不动就是批判地继承,把批判放在了头里。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误区。

第四,中国的振兴。

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儒家文化的振兴,西欧不是有文艺复兴运动么?中国也需要这样的复兴。我讲的那些体会不是我学了什么照着去做,成功了,而是在摸索当中总结出来的。我感受到了儒家的思想“和为贵”“中庸”对于立身、立家、治厂有指导作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给了我很大的信念。美国一个总统说过:假使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失败也是伟大的。相比之下,佛家、道家都回避现实,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这儒家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有多么大。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