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吴地风物—竹海雨韵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家乡宜兴多竹,竹海中外驰名,竹有刚竹、水竹、淡竹等几十个品种,但形成规模的要属那满山遍野的毛竹了。竹、陶、茶、洞,共同构成了宜兴四宝。在宜兴南 部山区,有许多村庄就隐没在重重叠叠、蓊蓊郁郁的竹林之中。

在一个秋雨淅沥的天气里,我来到了太华镇的太华村。太华村由横岭、新华、北川三个自然村组成,因太华山而得名。太华山海拔近600米,被称为宜兴境内第 一高峰,周围的山虽没有太华山那么雄壮高大,可也不失其峻秀美丽。村东有横岭相连,惟有村西有沿着山脚修筑的公路与山外相通。近年来,在太华山的山垭口修筑了龙 珠水库,将太华山沟沟壑壑的流水积蓄起来,供太华人民长年使用,这是一项为民利民的福祉工程,我不禁为此项工程的决策者们叫好。站在龙珠水库大坝上,面对这一池 清泉,遥望近坡远山,竹林连片,苍翠欲滴;林中人家朦胧可见。用“重重叠叠山,曲曲弯弯路,丁丁冬冬泉,郁郁葱葱竹,朦朦胧胧屋”,形容雨中竹海美景是最好不过 了。

走进太华村,民居依山而建,多为黑瓦白墙的二层小楼。村中有小溪相隔,溪中流水清澈照人,溪流平缓之处,流水潺潺,似与人细语;落差较大之处,流水哗 哗,犹如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轻松悦耳,一浪接着一浪。在民居的背后,一律是青头垂脑、郁郁葱葱的翠竹,在霏霏细雨中,低头哈腰,眼泪涟涟,似乎有一肚子的苦衷而 无法向人泣诉。看着这雨中苦竹,倒叫人滋生了怜香惜玉的情感。其实,这翠竹向来谦慎礼貌,虚怀若谷,高风亮节,不求繁华闹市生,愿为寂寞作陪衬的精神,让世人十 分钦佩。今天的翠竹,小鸟依人、楚楚可怜,完全是因为雨的作用。尤其是毛竹,她挺拔修长,枝繁叶茂,在绵绵细雨的滋润下,叶面的雨水承接量增加,又没有风力为她洗去,所以就让她成了雨中的愁美人。

手中的雨伞虽能挡雨,但它也挡住了我的视线,使这雨中修竹的美姿倩影难以尽收眼中,于是乎,宁可受这淫雨的欺凌,毅然地收起了可遮挡雨的折伞。没有了遮 拦,雨中山景,历历在目,看山,山格外朦胧秀丽;看竹,竹分外妩媚可爱。尽管饱受雨点的淋打,在微风中也略感寒意,心情也逐渐沉重,但走在这竹林边,一份淡淡的 “无端丝雨细如愁”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自己也成了受这丝雨欺凌的翠竹了。有朋友鼓励说,雨中登太华山观景,情调更浓,趣味更足,兴致更旺,何不一试呢?我欣然 答应,一头钻进了这茫茫竹海,顺着通往山顶的竹林小道,向着那被烟雨笼罩的太华山顶爬去。

人在竹林之外,细雨蒙蒙,进入竹林却又是另一番天地。

竹林中的杂草早已被竹农们清除了,地上满是枯竹叶,脚踩在上面,既软又富有弹性,就像踩在海绵上一样。细雨经过竹的遮拦,在叶片上汇聚,变成了稀稀拉拉 的雨滴,雨滴落在铺满竹叶的地上,发出了“嚓嚓”的声响,留下的是晶莹透亮的水珠;雨滴打在裸露的岩石上,发出“嗒嗒”的响声,瞬间便变成细小水珠四面散去;雨 滴打在竹身上,竹身腹空皮薄,发出“咚咚”的声响,于是你走在这竹林中,满耳都是“咚嗒”“咚嚓”,“咚咚嚓嚓”的声音,犹如是漫步在音乐殿堂。

我们越爬越高,竹却越来越少,终于登上了太华山顶。山上的风显然要比山沟里、竹林中的大了许多,山风夹带着细雨,没头没脸地向你袭来。但劲风急雨,丝毫 没有减弱我的兴奋,登高远眺,虽是一览众山小,但大小山峰依然苍翠挺拔,相连的山峰,雨雾弥漫,满山的翠竹在经过秋雨的洗礼后,更显得郁郁葱葱,婀娜多姿。等我 们游览完九峰禅寺出来,这地藏王菩萨也没有因为我们心诚而给个好天气,相反山风更加热烈起来,秋雨也把她的淫威发挥得淋漓尽致,风神雨神协同作战,风夹着雨一拨 拨地泼洒过来,竹林在风雨的作用下不断地涌动着,雨声“沙沙”,雨下如注,风声阵阵,风刮竹摇,似大海中的波涛,地动山摇,大有不把满山的修竹击倒砸烂誓不罢休 的势头。那竹海中的民居,一如那大海中随波逐流的小舟,时隐时现地出没在这波涛的浪谷之中。好一幅竹海雨韵图,可惜我不是画家,如果是,绝对不会错过这千载难 逢的机会,在山门中铺纸泼墨,临摹出一幅天时、地利、人和的传世之作。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