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旅—香海访古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无锡梅园,景点美,书香味浓,名闻遐迩。尤值仲春,梅花怒放,中外游客,无不以适时往该园一游而欣慰,为平生一大快事。
1947年10月,笔者就读荣德生先生创办的江南大学,曾乘翌日始举行开学典礼之余暇,约新校友二三,于26日下午即首作梅园之游,距今已逾半世纪矣,日前,得知“荣德生与梅园——纪念荣德生诞辰130周年梅园史料图片展”正在举行,遂携老伴于3月15日作“香海访古”之游。
上午8时许抵梅园。进新园门左转,沿园南碎石小径行约百米,抵原旧园门。但见“梅园”红底二字的迎门石依旧屹立,还是那些紫藤构成的穹隆走廊顶盖遮掩于上。何株紫藤为德生先生手植,一时难辨。离去又闻复返,始识门侧一株近根部茎粗盈抱者是,上有砖刻:“老树纷披,虬藤起舞,乐农居士手植紫藤。”乐农乃德生先生号。
走过紫藤走廊鹅石路,登建于1915年之“天心台”。台面绿草如茵,四周梅花最盛,品种尤繁,刚逢雨后,漫山花海,云蒸霞蔚,空气清新,精神为之一爽。台上有一联:“一园占得湖山胜,数点能回天地心。”其下联意谓几朵早开的梅花就能预示春回大地,时下仲春,梅花业已盛开,大地春回也就无需预示了。
离台过花径,穿梅林,至“香海轩”。轩前有德生先生之铜像,轩内“香海”匾即为康有为先生1921年游梅园手书。“香海”额下,有“坦腹纳震泽,高怀偃惠山”楹联;门前所悬联为篆书“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香”。香海轩后,有游廊通“诵豳堂”。解放前,德生先生虽为我国民族工业巨擘,然一贯重视农业,故号乐农。生前,他常在堂内诵读《诗经·豳风》。《豳风·七月》多有叙述古时农事,故以“诵豳堂”名之。忆及江大初创,农学院院牌所以挂于堂前,意与堂名相符故耳。
“纪念荣德生诞辰130周年梅园史料图片展”陈列于诵豳堂左厢房,史料翔实。它除介绍德生先生兴办学校、建图书馆、筑路架桥等惠及乡里等诸多善事,还通过50多幅图片,使参观者对梅园所有景点:梅园豁然洞读书处、乐农别墅、念劬塔、开原寺以及清芬轩、景畬堂、招鹤亭、吟风阁等等,均能一览无余。
乐农别墅迎门有小平同志与荣毅仁游梅园巨幅彩照。匾下有一联:“心正思无邪,意诚言必中”,也为德生先生手书。别墅左厢房内陈列茂新面粉厂木风车和德生先生在厂内办公用转椅各一。在“1900——1948年荣氏企业概况大型图表”上端,录有小平同志对荣氏家族之评价:“从历史上讲,你们荣家在发展我国民族工业是有功劳的,对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在“荣氏家族发展民族工业的成功之路”图表中,有“衣食为本,工业救国”、“求贤若渴,惠工有情”、“由小做大,理才有方”、“立足市场,名品取胜”、“敬业崇俭,百折不回”等,均系解放前荣氏家族发展民族工业取得成功的宝贵经典经验,现用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笔者认为亦大有其实用价值。
“香海访古”历时约3小时,碍于文字过长,其他景点见闻略而不叙。最后拾级而上,与老伴共登建于1930年的八角三层、高18米之“念劬塔”。此塔为园主纪念母石氏80冥寿所建,意取《诗经·凯风》中“棘心夭夭,念母劬劳”,故名。
登塔望远,纵目四顾,但见全园尽是春的风流,花的海洋。南眺中独,“万顷堂”在雾霭中时隐若现。忆及当年在江大读书时,学子二三,假日品茗堂内,书生意气,点评时弊,纵论政局,抨击腐败,图国家之振兴,忧民生之维艰……虽时隔久远,然斯时斯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呜呼!往事已矣,似水流年。命途曾遇不公,然无怨无悔,心平、气和,身体尚健。有道是:“做到老,学到老,是人生最大幸福。”是言,诚然也。
下塔时已过午,就食开原寺素面馆。是日“香海访古”游,为之志。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文化行旅—二泉山与惠山人
- 下一篇:文化行旅—苏州的民间艺术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