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文化行旅—民间文化如何与时俱进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吴文化的宝库中,民间文化要占很大的比重。特别是苏州这样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潜力无穷。但随着历史潮流的变换,新旧时代的更迭,许多民间文化遗产被湮没以致消失。在新的历史时期,民间文化如何与时俱进,需要有一个新的启动点。

  当前提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非常适时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我们从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它的重要意义。现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这是党对民间文化工作的最大支持,也可以说是“国策”,有了这项“国策”,民间文化才能与时俱进,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才能有保障地延续下去。

  从抢救的情况来看,已经刻不容缓。

  现在提出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对于某些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抢救还算及时,对于某些非物质的口头文艺和技艺的抢救,为时已嫌晚矣!因为我们抢救的对象主要是人,人是技艺的载体,人不在了,抢救又从何谈起。传统技艺的传承在我国有个特殊的情况,大致说抗日战争之前,还基本上保存良好,以后经历了战争磨难,民生贫困凋零,难以聊生,整个民族文化都遭到破坏,何况民间文化。建国以后则大不相同了,社会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旧文化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基础已经不存在了,有些民俗事象迅速地消失了。有些文化遗产仅仅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要经过“挖掘”才能保存下来。而人是有一定局限的,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会衰退,现在活到八十岁的人,抗日战争时才十几岁,他们能记忆下来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抢救吴歌资料,还能从一批当时80岁以内的老歌手口中记录到长篇叙事诗,那简直是奇迹!有些老人满肚珠玑,身怀绝技,生活在穷乡僻壤,晚景凄凉,当我们找到他们,把他们的口述资料当作瑰宝珍视起来时,许多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无私奉献。没有几年这些老歌手都相继过世了,可谓艺绝人亡。现在五十多岁的人,都是解放以后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城市中的老年人,能保存民间文化的活材料的已不太多,往往我们现在提出的抢救,是要抢救第二手资料,是把我们以前做过的工作,重新检点,梳理,加以科学的保护,不使之再散失。比如,我们在80年代用录音机录下来的磁带,已经要失声了,要用最新科学技术转录做光盘,才能保留长久,这也是迫切的抢救任务。许多熟悉这项工作的老同志都已经退休了,要从他们身上再抢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听任这些资料丧失,前功尽弃,不少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中湮没消失,还谈什么与时俱进!

  从继承发展的眼光来看,意义深远。

  现在我国的文化现象十分复杂,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被融化以至消失,因此提出“抢救”很适时,特别是起着倡导作用的媒体和舆论阵地,应该在倡导民族文化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应该倡导民族风格的“时尚”,否则我们的孩子已经不知道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为何物了,一旦断了代,也就谈不上与时俱进。从这一观点来看,“抢救”和“继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缓的,是值得大声疾呼的。

  民间文化的定义比较广泛,包括整个社会的下层文化中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民间文艺,以及民间工艺、民间技艺、民间娱乐等等,概括了整个民俗学范畴,意味着我们研究的项目可以多种多样,但要有一个统一的名称,这就是“民间文化”。它区别于上层文化的“高雅文化”。也不同于我们一般说的“通俗文化”,它属于大文化范畴。提出民间文化的概念,对当前整顿与建设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来看是个绝好契机。我们可以在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伟大工程中,边做边学,边研究。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