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散议—钱钟书的远见卓识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钱钟书先生作为一个哲人,思想经常超前于时代,显现出远见卓识,举例如下:
一、“春江水暖鸭先知”。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电视”即使在欧美也还处在奢侈品阶段,钱先生就在《围城》中想到了“通电视”。原文如次:“呀!是你做的?我真该死!方鸿渐 这时候亏得通的是电话而不是电视,否则他脸上的快乐跟他声音的惶怕相映成趣,准会使苏小姐猜疑。”这不能不令人佩服。
二、让中国古文献通过电脑走向世界。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钱先生女儿钱瑗访问英国归来,向父母介绍了国外使用电脑的情况,谈及英国用电脑储存莎士比亚资料与查阅资料的各种功能。 钱先生立刻意识到这一新鲜事物对中国古代文献走向世界的意义,便建议中国文学研究所成立电脑组(即后来的社科院计算机室),并为之以英文命名,接着用不寻常的思辨方法提出首先将我国 文学史的精品《全唐诗》全部输入电脑,进而解决如何查阅,用何种数据格式、怎样通过一个字能调出全诗等问题。钱先生的指示具体,有远见,使电脑工作者都感到惊奇。钱先生不仅提出指导思想及对编制程序的远见,而且在经济上几次将自己的稿费近三万元送给计算机室予以支持。到91年底,已完成《全唐诗》《先秦汉魏晋南北 朝诗》《十三经》《诸子集成》《红楼梦》《明儒学案》等数以千万字计的大型古典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在病中,他还为这批中文古文献的数字化成果,起了个准确而响亮的名称“电书”(t e leb ook)。这一切对我国古典文献精品走向世界,普及全球,意义深远、功德无量。
三、指出电脑的努力方向。钱先生以博大的视野在电脑取得以上辉煌成就后,及时指出努力方向,他认为电脑只有“知能”,尚未具有“智能”,所以他把别人译成“人工智能”的“a r tific ia l in te lligen ce”译为“人工知能”,并提出要再向解决意境雷同诗文的查找等方面努力。 钱先生电视、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并不比一般大学生多,但他高着眼、远放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成为我国大陆最早使用新词及提倡用计算机处理中国古典文献者之一,这就是大学者的超 人之处。哲人虽已仙逝,精神千古流芳。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学人散议—程伟元与《红楼梦》
- 下一篇:学人散议—胡汀鹭与柳亚子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