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文化行旅—吴地的方言滑稽戏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吴地的滑稽戏是由“小热昏”、“独脚戏”演变、发展而成的。

由于上海、宁波、无锡、湖州、南通等地商品经济的日益兴盛,长三角地区城镇街巷或农贸集市上,经常出现以推销商品为主的街头艺人,因其扮相和肢体动作滑稽可笑,说唱怒骂笑讽口无遮拦,被市民喻为“小热昏”。

至清末民初遂成一种曲艺,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内容多讽喻。当时社会黑暗,又名“醒世谈笑”。后吸收“双簧”和苏州评弹艺术的技巧,发展为“独脚戏”,并出现专业演员。

1920年左右(一说抗战时),“独脚戏”进入上海,开始登上舞台。1932年左右,第一个剧团——笑笑剧团成立。1942年,“独脚戏”和“文明戏”、“什景戏”、“方言话剧”相糅合,正式产生滑稽剧团。它专演喜剧和闹剧,以引人发笑为特点,杂用杭嘉湖、浙东、苏北等各地方言和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民间小调、流行歌曲的腔调。它擅长表演市民生活,如著名的《七十二家房客》、《三毛学生意》等剧目。

滑稽戏是典型的吴地市民文化,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吴地的沪(该戏种的领头羊)、甬、绍、杭、湖、嘉、苏、锡、常、通等市县以及受吴文化影响较深的宁、润、芜、扬等城市,都有“官办”或民办的滑稽剧团,盛况可观。有的剧目(如《满意不满意》)搬上了银幕,有的数次进京在中南海演出(如无锡滑稽剧团的《毛脚女婿》等)。吴地各电视台或广播电台,亦常有专栏演出。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