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吴语趣谈—无锡俗语中的歇后语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歇后语的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仿佛谜面;后半截是说明,好比谜底,两个部分咬合得十分自然贴切。

无锡俗语拥有好多歇后语,如“田鸡跳勒戥盘里——自称自赞”、“东耳朵管进 西耳朵管出——耳边风”、“三个手指头捏田螺——稳笃笃”、“两个哑子目困勒一头——呒不说头”

……有些歇后语一听就知道是外地的,如“苞米秸子喂牲口——天生的粗料”、“ 擀面杖当笛子吹——没眼儿”、“拉肚子吃补药——白费劲”……而无锡歇后语则有着自己的语言习惯,有时一口气说完,如“绣花枕头一包草”、“老虎屁股摸勿得”、“白纸黑字改勿落 格”、“棺材里伸手死要钞票”、“瞎子吃馄饨肚里有数目”

……“歇后”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旧唐书》:“郑五歇后体”。但作为语言现象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 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至今汉语中还保留着歇后语“亡羊补牢——为期不晚。”文绉绉的成语“临渴掘井”、“临阵擦枪”,邑人却用歇后语来表现:“临时抱佛脚——来不及 ”、“临临上轿穿耳朵——临时忙”。更有趣的是,邑人运用歇后语时,有时只说上半截,听者照样领会,如“火烧眉毛”牗眼门前的事牘、“黄牛肩胛”牗不负责任牘、“小鸡交拨黄鼠狼” 牗不可托付牘、“瞎猫拖着个死老虫牗鼠牘”牗碰上的牘、“牛头不对马嘴”(不接榫头)

……也有只说下半截的如:牗四大金刚牘“悬空八只脚”

……歇后语分谐音、喻事、喻物、故事四类, 由于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因此时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交谈中,借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